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吴静怡 通讯员黄靖茜)7月至8月,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联合海南省海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国兴街道、甲子镇等四地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聚焦7岁至12岁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通过“知识+体验+物质”模式,让安全意识扎根童心,筑牢儿童安全防护网。
据介绍,系列活动紧扣夏季安全风险,实行“一主题一方案”。甲子镇社工以“安全小浪花”为主题,详解防溺水“六不准”,结合本地水域特点教学施救方法。国兴街道社工围绕暑期安全,覆盖防溺水、交通规则及防性侵知识。三门坡镇社工聚焦走失应对与居家安全。龙塘镇社工侧重防火防电与地震避险。针对困境儿童认知特点,通过简化语言、强化互动确保知识“听得懂、用得上”。
该系列活动突破传统说教模式,打造“学玩练”融合课堂。龙塘镇社工“安全知识飞行棋”将考题融入棋盘,使儿童在答题中牢记知识。甲子镇社工用“防溺水大富翁棋”,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规则。三门坡镇社工设计“走失模拟”环节,演练求助技巧。国兴街道社工以欢乐解压舞暖场,搭配DIY安全手工,让儿童在创作中深化安全认知。
据了解,活动践行“知识赋能+物资激励”理念。社工通过PPT、情景书籍等系统授课,结合案例解析安全要点;定制物资强化记忆,如三门坡镇的文具套装、国兴街道的手工材料包、甲子镇的防溺水手环等,让安全提醒融入日常生活。采用“集中宣讲+入户延伸”模式。活动通过集体互动强化安全意识;针对行动不便的困境儿童,甲子镇社工携带教具入户,一对一教学确保服务无死角。
据悉,截至8月初,系列活动已帮助60余名儿童掌握3类以上安全常识及2项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