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巍 通讯员 王玉纯
7月22日,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协同海口市龙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海口市龙华区司法局滨海司法所、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滨海派出所、海口市龙华区滨海街道办、上海融力天闻(海口)律师事务所共同调解3宗未成年人侵权纠纷案件,充分发挥“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调解机制,成功高效化解纠纷。
冲突引发纠纷
多部门协同调解
6月20日晚,李某某(未满16周岁)与林某某(案外人)在某台球室因琐事发生争执,林某某求助后,周某某(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王某某(未满16周岁)、云某某(未满16周岁)前往案发现场,3人与李某某发生冲突,致使李某某受伤。滨海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处置,将李某某送医,并依法处理周某某、王某某、云某某3人。
经对李某某进行伤情鉴定,鉴定结果为轻伤二级。案件侦查阶段,李某某及其法定代理人签署了《谅解书》,对周某某、王某某、云某某表示谅解。但因各方对侵权赔偿费用未达成一致意见,故向滨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滨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收到案件后,考虑到此次侵权纠纷案件涉及未成年人,为保护未成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邀请了龙华区法院先行调解团队、区综治中心、滨海派出所、滨海街道办及上海融力天闻(海口)律师事务所一同开展调解工作,纠纷案件未成年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均到场参加调解。
解纷过程中,调解人员认真听取了各位法定代理人的诉求,各成员单位结合职能逐一解答法定代理人关心的未成年人后续矫正及其他疑惑等问题。法官吴清充分发挥法院指导调解的职能,详细介绍了司法确认相关法律法规及后果,并指导调解协议制作。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各法定代理人达成一致,当场签署协议并即时履行,同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将定期回访
关注当事人身心健康状况
纠纷化解后,涉案当事人的后续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各部门的关注。吴清表示,因案件涉及未成年当事人,在化解纠纷的同时,要时刻关注纠纷案件未成年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及后续矫正情况,同时建议司法所、社区定期对案件进行回访并着重关注未成年当事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家长也应履行监护职责,积极配合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正向引导教育,在利用司法的保障力量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滨海街道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林凯则表示,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既避免了孩子直面法庭,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纠纷化解后,家长和社会仍需持续关注孩子后续的身心健康问题。
上海融力天闻(海口)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敏也表示,用好“四所一庭一中心”的联动调解机制,能够更便捷、更高效化解纠纷,后续她也会作为滨海司法所的驻所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若纠纷当事人需要法律咨询或援助,可以提供后续帮助。
在调解结束后,各法定代理人对到场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他们表示,“四所一庭一中心”的解纷方式,让他们的疑惑得到了针对性解答,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纠纷当事人的负担,也让矛盾得以更好、更快化解。
记者了解到,龙华区法院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纠纷调解中的作用,深化“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调解机制,高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以司法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