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何海东 通讯员何信龙 邱晟峰)近日,海口市美兰区法院践行“如我在执”理念,通过“穿透式解纷”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因漏水引发的执行僵局——在执行法官何信龙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不仅当场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补漏义务,还就判决未涉及的修复费用达成和解协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据了解,王某与李某系上下楼邻居。2021年,李某发现自家天花板持续渗水,经鉴定系楼上王某家的卫生间防水层破损所致。双方协商未果,李某于2022年诉至法院。2024年6月,法院作出判决,王某须停止对李某房屋的侵害,修复自家卫生间漏水点,并承担鉴定费用。但因李某在诉讼中未提出污损修复诉求,法院无法超出诉请范围裁判,故判决未涉及漏水导致的墙面污损修复问题。
判决生效后,王某虽配合完成了漏水点修复,但李某认为仅修漏水远远不够,吊顶破损、墙面霉斑变色等问题严重影响居住,修复需重新更换吊顶、粉刷墙面,预估费用超万元。而王某则认为:“判决只让我修漏水,其他损失不该我管。”双方僵持不下,李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不是我们不愿意配合,判决只让修复漏水点,没说墙面污损的修复费用谁承担,这钱我们没法给!”被执行人王某在电话里反复强调。与此同时,申请执行人李某也焦急地表示:“法官,我家吊顶破损、墙面发霉变色,光修漏水哪够?难道还要再打一次官司?”
在法官务实、诚恳的沟通下,双方不仅确认生效判决确定的补漏义务已经履行完毕,还就判决未涉及的修复费用达成和解协议,王某按商定的金额当场支付维修费用,李某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负责组织施工。至此,这起纠缠3年的邻里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李某感慨:“从申请执行到彻底解决问题,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是再打官司,我光收集证据就要跑断腿。”王某也坦言道:“法官帮我们把账算明白,我心里也踏实了,以后邻里间更要互相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