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儋州法院成立“候鸟”调解员工作站,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22件

“老候鸟”发挥“新能量”

  “候鸟”特邀调解员时华(右)在法官赵刚的指导下组织当事人在线上签调解协议。记者陈敏 摄

  ■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敏

  6月23日,儋州市人民法院白马井中心人民法庭内一派繁忙景象。

  “你们之前是有合同,工程款确实是这么多,肯定是要付的……”白马井法庭“候鸟”调解员工作站特邀调解员时华正在组织当事人线上签调解协议,看到当事人还有困惑,她耐心细致地开导劝说。

  “老候鸟”3个月调解矛盾纠纷18件

  2024年7月,澄迈某公司与洋浦经济开发区某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由澄迈某公司作为设计方,为洋浦经济开发区某公司在儋州一小区的室内装修、园林升级工程进行设计服务,合同约定总价70万元。完成工程后,洋浦经济开发区某公司拖欠27万余元工程款未支付。

  白马井法庭立案后,将该案交由时华开展先行调解。时华接手案件后,在法官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双方争议焦点,多次通过电话、微信、面谈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商谈调解事宜。

  一开始,双方因为工程质量、工程款验收、结算金额等差距较大,互不让步。在调解期间,时华一边在法官的指导下不断细化调解方案,一边耐心做当事人工作,最终形成了双方都满意的和解方案。当天,时华组织双方线上签署调解协议,一场疑难复杂的建设工程纠纷案件成功化解。

  这是白马井法庭“候鸟”调解员工作站的老党员们老有所为,发挥“新”能量,协助法院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辖区和谐的缩影。

  时华是一名来自山东的“候鸟”,2024年到儋州市白马井镇生活,退休前在一家保险公司做法务,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并不陌生。今年3月,她加入白马井法庭“候鸟”特邀调解员工作站,成为一名调解员。仅3个月,她便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件。

  “退休在家一个月时觉得很舒适,但时间长了就想找些事做,调解员这个工作就很适合我,既可以为政府分忧,还可以帮群众解困,很有成就感。”时华告诉记者说。

  “候鸟”调解员工作站化解矛盾纠纷1922件

  像时华这样的“候鸟”特邀调解员,在白马井法庭共有21名。

  2023年10月,白马井法庭紧紧依靠当地党委,主动引才引智,与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候鸟”人才党支部共谋共建,通过当地政府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陆续招聘了从公检法、人事部门、金融机构、教育部门等系统退休的“候鸟”法律人才担任法庭特邀调解员,成立了全省首家“候鸟”调解员工作站。工作站成立至今,共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22件。

  “‘候鸟’特邀调解员大多是来自党政部门的退休干部,具有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等优势,是白马井法庭不穿法袍的‘法官’。”白马井法庭负责人赵刚表示,他们能够利用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有力地推进案件矛盾的化解,是一股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多元解纷力量,在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引入“候鸟”人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是儋州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的生动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口特警支队首位女警犬训导员徐晓熙和“战友”并肩作战200余次零失误
儋州法院成立“候鸟”调解员工作站,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22件~~~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平安剑
“选择训犬,就没想过‘轻松’二字”
“老候鸟”发挥“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