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宏大时代背景下,海口市龙华区正凭借500亿级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与100亿级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强大动力,驱动区域经济加速前行。
这两大产业集群在今年3月份顺利入选第三批海南重点产业集群创建名单,在政策扶持、创新驱动、精准布局与多元支撑下,绽放出蓬勃生机,成为推动龙华区乃至整个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金融高地崛起,引领经济潮流
龙华区作为海口市金融业的核心区域,金融总部资源高度集中。各类金融机构(区域总部)数量多达247家,占据全市总量的54%。银行机构种类齐全,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分行等应有尽有,数量占全市同业比重达44%。这种丰富的金融总部资源,赋予龙华区强大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能够为各类企业和项目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在产业结构上,龙华区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构建了完备且多元的金融产业链。不仅传统金融业态如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实现全面覆盖,新兴金融业态如融资租赁、公募基金、私募创投等也蓬勃发展。同时,集群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为金融产业链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形成了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协同、金融机构与专业服务机构互补的良好产业生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稳定性和市场适应能力。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龙华区成果斐然。截至2025年2月,通过积极对接走访企业,累计授信企业3291家,授信金额高达63.57亿元;累放贷款企业3186家,累放贷款金额达39.7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了融资成本。
政策助力,激发金融产业新活力
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为龙华区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的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层面发布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为金融产业的宏观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级层面,海南省出台的《关于支持海南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管理的通知》《海南省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在区域金融创新、产业扶持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
海口市也积极行动,发布了《海口市促进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紧密结合本地金融产业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推动龙华区金融产业集群与全市金融产业协同发展。
而龙华区自身也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海口市龙华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海口市龙华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海口市龙华区贷款贴息扶持政策方案》等。这些政策从微观经济主体培育和特色经济形态打造出发,与上级政策形成有效衔接和互补,通过提供龙惠贷、租金补贴、改造支持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为产业集群内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创新驱动,拓展金融发展新方向
据了解,龙华区在金融创新领域积极探索,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业务,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5年初,海口市首支行政区政府投资基金——龙腾基金正式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该基金目标规模1.5亿元,龙华区政府出资3000万元,主要投向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领域,致力于助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截至2025年2月,龙腾基金已储备9个项目,涉及多个新兴行业。未来,龙华区还计划加大对龙腾基金的支持力度,探索“投贷联动”模式,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的上线,为龙华区金融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截至2024年末,全省已有10家银行上线EF账户,其中6家位于龙华区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内。龙华区积极推动EF账户业务发展,鼓励银行在合规范围内进行产品扩容、业务创新和服务优化,有效提升了资金跨境流通的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此外,龙华区的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领域也不断发力。在绿色金融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引导金融资源向节能环保产业倾斜,推出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在科技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等专营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精准布局,优化金融产业空间格局
据了解,龙华区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在空间布局上精心规划,呈现出“一心两翼”的格局,并积极推进重大载体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空间载体。
“一心”以国贸片区为金融核心区,“两翼”则是国贸片区东西两侧的金融拓展区。在这一布局下,龙华区将“5+2”现代金融总部产业体系融入其中,差异化打造金融主题特色楼宇。在金融核心区,推动中环国际广场打造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特色楼宇,逸龙金融中心发展绿色金融、融资租赁;在金融拓展区,推动中海国际中心成为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的集聚高地。这种精准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在重大载体建设方面,总部经济大厦和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基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总部经济大厦选址中海国际中心,计划打造成为融合总部办公、商务、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基地拟选址海垦广场,将着力引入培育一批功能性保险总部机构、保险科技机构和相关保险全产业链生态,推动区域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多元支撑,保障金融产业持续发展
当前,为确保现代金融总部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龙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人才保障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龙华区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完善。辖区内拥有多个重要交通节点和桥梁,交通十分便利;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多家大型三甲医院为居民健康提供保障;商业氛围浓厚,多个成熟的消费经济圈汇聚,为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龙华区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和专场活动36场次,签约投资类项目18个,总投资40亿元。为加大优质金融项目招引力度,还成立了金融产业招商专班。2024年海南信复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迁入,2025年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在谈或注册设立。未来,龙华区将重点从吸引央企设立总部企业、聚焦南向贸易引进国际业务总部、吸引央企设立财资中心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人才保障上,龙华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2024年,引进人才落户超2.1万人,占全市45%,其中本科以上1.2万余人,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1282人,金融领域新增59人。为进一步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龙华区推动人才服务联络站建设,落实“椰城优才”重点任务,探索打造国际人才社区,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吸引和留住更多金融人才,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创新驱动升级,赋能实体经济
龙华区的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基础。2024年,龙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09.91亿元,其中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产值约为7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7%,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企业数量上,海口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44家,龙华区有49家,占比约20.1%,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产业集群内汇聚了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干式变压器及电力设备供应商,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获得310项国内外权威认证,2024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约94亿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8.64%,位列全球干变行业前三。海南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企业,具备年产15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拥有海马7X、S7等产品系列。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带动了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
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为龙华区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国家层面的《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智能制造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为龙华区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宏观指导。
省级层面,海南省出台的《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从财政补贴、技术创新支持等多个方面,为智能制造业相关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突破。
海口市发布的《海口市加快工业发展若干规定(2021年修订)》《海口市做强工业经济二十条措施》等政策,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精准施策,为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华区自身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海口市龙华区促进企业小升规奖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激发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一季度经济“十二条措施”、二季度稳经济增长“十套措施”均支持工业企业拓展规模,根据企业综合经济贡献增量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最高可达36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些政策相互衔接,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龙华区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众多企业积极投身技术创新,在数字化转型、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金盘科技作为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卓越。其人工智能专业大模型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联合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开展面向智能制造的AI大模型研发与行业普惠平台建设。荣获全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全省首家入选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干式变压器”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效节能装备目录,3项成果跻身2024年度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名单。(希强 萧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