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浦法院法官王正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解读法条

让学生从“耳边听”转为“心中记”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问答互动。(洋浦法院供图)

  王正给积极参与问答互动的学生发放小礼品。(洋浦法院供图)

  ■本报记者 许光伟 马宏新

  近日,洋浦法院执行局法官王正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新英湾小学,为该校学生举办一堂别开生面的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作为法治副校长,我的责任就是帮大家把法律变成保护自己的‘盾牌’,希望大家代入自己,认真思考每个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课前,王正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请大家来说一说,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王正从提问着手,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校园欺凌,通过真实案例警示学生之间要友爱,谨防校园欺凌,切不可因一时冲动终生悔恨。

  以案释法

  警示学生不做校园“小霸王”

  “殴打、恐吓威胁同学。”“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恶意排斥、孤立同学。”……学生们短暂思考后纷纷举手抢答,课堂气氛活跃。王正结合发生在校园的真实案例,详细阐释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标准,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法律后果。学生们一边聆听,一边详细记录。

  王正告诉记者,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很不成熟,遇事容易冲动,且是非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受影视剧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暴力倾向,以逞强耍横、欺弱霸凌为能。“因此,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尤为重要。”王正说。

  在王正看来,校园欺凌不仅给受害学生带来身心伤害,阻碍学业发展,还会干扰正常教学活动。“通过系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对构建法治校园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正说。

  课堂上,王正紧紧围绕校园欺凌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通过引入一个个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绝非小事,而是触碰法律底线的严重行为,警示学生不做校园里的“小霸王”,敬畏法律,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实时互动

  传授应对方法引导学生“不沉默”

  “同学们,假如你受到欺凌应该怎么办?”课堂进行到一半时,王正突然向学生们发问。

  “找机会逃跑,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求助!”“告诉家长、老师或及时报警。”……讲台下,学生们声音此起彼伏,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王正介绍,校园欺凌是存在于校园的客观现象,由于其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加之许多受害人被欺凌后出于害怕和羞耻心会选择沉默,不敢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家人和老师,等到事件爆发时,往往已经不可收拾。

  作为一名法官,王正见过不少因“小矛盾”变成“大伤害”的案例。为了把校园欺凌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王正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对欺凌者、对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向学生传授面对欺凌时的自我保护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做校园施暴者、不做沉默受害者、不做冷漠旁观者。

  “老师,假如我帮助别人欺负同学,但自己没有动手打人,我要不要承担责任?”在讲授过程中,王正时不时与学生互动,用通俗话语详细解读相关法条,让学生们从“耳边听”转化为“心中记”。现场气氛活跃,宣传效果良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这是洋浦法院推进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介绍,洋浦法院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全力守护校园的安全与和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洋浦法院法官王正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解读法条~~~
海口:~~~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护苗周刊
让学生从“耳边听”转为“心中记”
法官进校园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