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冯家顺 罗沙)2025年一季度,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1079.9万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38.6万件,同比下降6.68%;民商事案件711.5万件,同比增长41%。
这是记者1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中了解到的。据介绍,人民法院巩固深化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成果,规范民事案件先行调解工作,切实解决久调不决、拖延立案等诉前调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季度,人民法院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33万件,同比增长59.21%。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加强道路交通纠纷司法规则供给,研究制发司法建议,通过统一裁判标准,推动保险公司及时理赔,做好道路交通纠纷及时化解和一体化处理。
刑事案件方面,人民法院一季度受理刑事一审案件27万件,同比下降6.42%。判处生效被告人34.3万人,同比下降4.55%。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2.5万人,同比下降3.68%。
同时,人民法院一季度受理涉商标、专利授权确权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1.2万件,同比增长84.03%。最高人民法院加大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协调联络力度,指导相关法院提升案件审理质效,持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
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一季度,人民法院受理首次执行案件273.4万件,同比增长7.98%。通过深入开展交叉执行攻坚工作,大量难案、积案得到有效化解,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长9.48%,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不断提升。
此外,面对持续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法院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截至3月底,基层人民法院进驻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2183家,助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