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2014年白水塘二村(原白水塘二经济队)与毕某某签订《土地调价协议书》,约定将毕某某承包的565.66亩土地租金进行调整,调价合计70707.5元。
2024年10月白水塘二村与毕某某之间因上述土地承包问题发生纠纷,并因为该纠纷多次报警,到司法所、派出所进行协商,因双方意见不一致未能达成和解。
“当事人分歧较大、时间跨度长,土地的面积较广、附着物较多。”回忆起这起纠纷,金国强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深入走访、调取合同协议等材料、研究土地使用现状、咨询镇级村级法律顾问,联调队伍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我们还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研判分析会议,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该纠纷的难点、重点和突破点,终于制定出调解方案。”金国强说。
“双方都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这就是突破口。”金国强告诉记者,解决这起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让双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最终通过司法所、法庭、派出所、资规所、村委会、村民小组及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律师联合多次调解,双方同意各自退让一步,两块坡地使用期适当延长至2024年12月和2025年12月,合同到期后将地上附着物留给发包方,双方各取所需、各尽其责,此事最终画上“句号”。
“谢谢你们!我们都对结果挺满意的,后来我们也没有再因此事产生矛盾了。”在调解小组回访时,毕某某对记者说,“在心里悬了近20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如今,龙门镇形成了立体化的调解矩阵——以司法所、派出所为法治盾牌,民政、妇联等部门架设情感桥梁,资规、农业等部门提供专业支撑,同时依靠村“两委”干部、乡贤、律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各方力量进行矛盾排查化解。
“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每个‘齿轮’都转起来,共同筑牢平安根基。”金国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