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静怡
“今天走得很好啊,很快就可以脱离助行器了。”2月25日,当记者走进儋州市儿童福利院时,该院院长李明度如往常一样,在关心脑性瘫痪障碍儿童小阳(化名)的康复情况。
“我想跑起来!”问起愿望时,小阳神采奕奕地回答记者。
作为我省孤残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之一,儋州市儿童福利院为孤残儿童康复治疗提供兜底保障,也为孤残儿童回归校园提供了温暖的土壤。
全年累计走访帮扶36万余人次,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1.18亿元,注销关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站平台317家,安排省级资金450万元支持完成护苗驿站建设、服务17.8万余人……去年这组跃动的数字,是海南省民政厅牵头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护苗的见证。
肩负幼苗守护之责,步步稳健筑梦前行。2024年,全省护苗专项行动社会防护行动小组(以下简称社会防护组)持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加大四类孤困儿童包保帮扶和护苗驿站建设力度,不断推动护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用真情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净化成长环境
筑牢困境儿童关爱堡垒
清朗未成年人成长之境,乃护苗之基,势在必行。
2024年,省民政厅充分发挥社会防护组组长单位牵头作用,会同网信、旅文、市场监管、烟草等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网吧、酒吧、酒店等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清理校园周边卷烟(含电子烟)零售户168户,查处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经营主体11家,注销关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站平台317家。
同时,强化四类孤困儿童帮扶,织密未成年人兜底保障网,情之所系,责之所在。
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民政厅推动全省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232名、村(居)儿童主任3280名,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18个,实现全省市(县)、乡镇(街道)全覆盖。
去年,省民政厅加大了四类孤困儿童包保帮扶力度,每季度召开视频调度会议通报包保帮扶工作情况,全年累计走访帮扶36万余人次;建立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2024年10月起将集中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750元、1350元提高至2002元、1540元,2024年累计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1.18亿元。
每一项举措,都体现了社会防护组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决心。呵护好“土壤”环境,是“幼苗”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
试点“包保责任人+专业社工”
护苗驿站各市县落地
过去一年,社会防护组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关爱,呼吁社会各界为护苗献出爱心力量,将一项项举措延伸至各个市县,将兜底网络越织越密,让爱与温暖浸润希望之花。
省民政厅在乐东黎族自治县试点开展“包保责任人+专业社工”帮扶工作,对包保责任人进行全覆盖培训,通过专业社工对重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个案跟踪,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
15岁的翠翠是其中的受益者。翠翠因学习成绩不好等原因,对学校没有归属感,曾存在自伤行为。包保帮扶责任人了解情况后,立即与专业社工联系,一起介入对翠翠的帮扶中。社工运用积极倾听、鼓励、同理、自我披露等专业技巧,倾听接纳翠翠的消极情绪,提供心理陪伴、负面情绪宣泄等服务。随后又联合家庭教育专业团队、心理辅导团队等力量,从调整沟通方式、改善家庭氛围、常态化跟进家庭沟通等方面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翠翠回归校园。
翠翠的转变是社会防护组汇聚社会关爱、牵头多部门合力帮助困境儿童走出阴霾的一个缩影。
除了在乐东试点开展“包保责任人+专业社工”帮扶工作外,社会防护组积极支持市县护苗驿站建设。
2024年,省民政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儋州、万宁、东方、昌江、乐东等市县完成护苗驿站建设,持续扩大未成年人综合服务平台范围,共临时监护未成年人106人次,开展活动890余场次,服务17.8万余人。
部门协同 汇聚力量
形成合力保护未成年人
社会防护组还关注到未成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做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是贯彻落实护苗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
2024年11月,省民政厅会同21个部门出台了《海南省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和《流动儿童在海南省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保障措施,加强关爱服务,促进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平等享有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等部门还出台了促进残疾孤儿回归家庭政策文件。加大收养残疾孤儿的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残疾孤儿被收养后,可继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就诊服务、医疗救助、康复救助、残疾人保障等6项具体措施,激发全社会对残疾孤儿的关心关爱。
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慈善总会联合举办首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护苗专项行动。开展儿童关爱类服务活动154场次,服务6944名儿童,营造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5年,省民政厅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帮扶试点工作,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支持澄迈、保亭等市县护苗驿站建设;持续开展公益创投、心理关爱、残疾康复等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项目,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严密的机制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