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麦文耀)2月25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警方发布一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提醒群众警惕采购商品类诈骗。
据了解,2月17日,在保亭经营五金生意的赵某在抖音上认识一名自称是某建筑公司“采购人员”的网友,对方称要采购一批水泥管。在商谈购买水泥管的过程中,对方称急需购买配电箱,请求赵某帮忙购买,随后将一个“厂家”的微信推给赵某,要求赵某从这家代购配电箱,并承诺赵某可通过代购赚取差价。
随后,该“采购人员”以一起转账好报销为由,要求赵某先将货款转给“厂家”指定的账户。赵某平常做生意都是先垫付,没有多想便向“厂家”提供的银行卡转账。赵某转账后,迟迟未收到赚差价的款项,再联系“厂家”人员时已被对方拉黑。这时,赵某才意识到他被诈骗了,累计被骗8万余元。
民警分析,诈骗分子首先伪装成企业、单位的采购员或负责人,以订购大单为由,通过电话、平台等联系受害人。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接着提出新的订单需求,引入“供货商”等角色,并提供联系方式给受害人。最后,诈骗分子以需要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提供虚假转账截图并以转账有延迟为由,引导受害人先转账,一旦受害人转账,所谓的采购员、供货商便会迅速消失,卷款潜逃。
警方提醒,如需向陌生人转账前可到就近公安机关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再进行转账。谨慎对待大额采购,与陌生人交易或合作时,务必核实其身份和订货事宜,确保对方的身份和意图真实可靠。如发现自己被诈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