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麦文耀
1月5日,海口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春节前防骗指南,提醒群众节日期间可能会遇到哪些骗术、骗术来了该如何应对。
航班退改签骗局
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多人选择乘坐飞机外出度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航班退改签信息实施诈骗。例如买了机票没过多久,就收到所谓航空公司发来的短信,称购买的机票因为某些原因取消航班,需要进行改签或退票,并且航空公司对客户还有一定的补偿款。事实上,这是不法分子诱导受害人下载屏幕共享APP或进行转账验证等,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收到此类信息,一定不要轻信,要直接联系航空公司或者购票单位核实。对来历不明的电话或一些“官方客服”电话不要轻信,最好联系航空公司官方平台查询航班信息。
新年“礼品卡”骗局
随着春节临近,置办年货、礼品采购已被众多家庭提上日程。各大购物平台相继推出购物活动,年前送礼囤货的氛围逐渐升温。一些不法分子在快递包裹中,投放标注有热门购物平台署名和图片Logo的年货礼品卡,以新年福利反馈用户的名义,诱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年关将至,骗子利用邮寄年货礼品卡的方式吸引受害人注意力,再以新年福利的名义诱骗受害人扫码进群,后引诱其进行刷单,从而实施诈骗。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在购买年货、礼品卡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或线下购买。如被骗,应立即报警求助。
虚假中奖诈骗
过年大家都爱讲个好彩头,骗子也特别爱在这个时候通过中奖短信、邮件等形式,利用最新的热点设计骗局内容。如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诱骗当事人兑奖,然后以“交税”“保证金”为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警方提醒:没参加过的抽奖,一律不理会。确定是本人参与过的活动,也请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千万不要轻信邮件、短信、快递发来的“中奖信息”。
虚假红包诈骗
逢年过节,各平台之间都会展开抢红包大战,可并不是每个红包都能抢。有的“红包”点开一看金额不小,却要求转发后才能领取,转发后又跳出一个抽奖页面,随便一戳都能中个价值上千元的奖品,称只要付20元运费就能得到,这往往是骗局。
警方提醒: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奖品,大都是一些便宜货,最终白搭了20元的“运费”。与此同时,那个承诺24小时能到账的红包,消费者最终也得不到。
积分清零骗局
海口市民沈女士收到短信称自己可以用积分换礼,短信内容为:“尊敬的用户:您的积分没有兑换即将清零,请用手机登录网站地址并根据提示安装下载,激活客户端兑换308元现金礼包。”沈女士点开链接后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后发现银行卡被刷走6000元。
警方提醒:此类短信显示为通信运营商官方号发送,迷惑性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不要轻信短信内容、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骗子往往采用虚拟电话来电,让你误以为是正规公司的电话。一定要仔细核对是否是官方网站地址、电话,要记住任何企业和部门都不会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引你一步步转账的多半是骗子。
网购平台春节促销骗局
春节临近,海口市民小马在网上给家人们买了不少礼物,可没想到礼物还没送到家人手上,自己反倒先被骗了。小马接到了购货店家“客服”打来的电话,说是小马所购的商品丢了,店家将给予小马双倍的赔偿,并给小马发来了退款链接。小马根据“客服”的提示,点进了链接不仅没有拿到退款还被骗走了9000元。
警方提醒:节日期间,不少人想着趁折扣季网购礼品,结果下单第二天就接到“订单异常”“商品断货”等说辞的“客服”来电。之后,按对方要求交“保证金”、验证“账户安全”,或网银转账,或报验证码,或扫描二维码,最终将钱“送”进骗子账户。一定要牢记,凡是自称快递公司主动理赔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客服要你在网上借款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银行客服向你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