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晖
近日,澳大利亚富邑葡萄酒集团将一面印有“打击侵权假冒 优化投资环境”的锦旗送到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商标品牌合法权益表达感谢,并对该局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支队秉公执法、高效办案给予大力点赞。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175瓶侵权假冒红酒
今年4月,“奔富”(Penfolds)品牌的持有方——澳大利亚富邑葡萄酒集团向海南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海口市多家零售店、烟酒行销售印有该企业注册商标的假酒。接到线索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将线索下发至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欧小梅是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支队知识产权大队副大队长,她记得4月1日讨论完行动方案后,她与该局龙华分局、秀英分局的执法人员立刻赶到待命的点位上。至于一会儿要去查什么?欧小梅等数十名执法人员一概不知。
“这是省市区统一行动,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走漏风声。”欧小梅告诉记者,这是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常态,执法人员常常到了现场,才知道具体的工作内容。
当天,执法人员先后来到椰海大道林安国际商贸城、椰海粮油交易市场。根据线索得知,这里有2家商行经营的红葡萄酒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当执法人员前往其中一家商行检查时,发现货架上仅摆放少量印有“奔富”品牌名称和图标的酒。这家店面这么大,难道只卖这三三两两的几瓶酒?带着疑问,执法人员继续仔细检查。
随后,执法人员在该商行发现了一处楼梯间,走上去一看,竟是该商行的仓库。仓库里,摆放了大量涉嫌假冒伪劣的红酒。经现场人员清点,现场共计175瓶涉嫌侵犯“奔富”注册商标的产品。
“这些酒是从哪里来的?”执法人员问道。
“我是从其他商铺进的货。”该商行老板支支吾吾地拿出进货单与发票,交代了其进货渠道。
随后,执法人员通过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向外单位发函协查、提取相关证据材料等程序,查明涉案葡萄酒种类共计6种175瓶,涉案金额达上万元。
海口市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2家商行停止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违法行为,并对175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红葡萄酒予以没收。
执法人员透露假酒销售隐蔽手段
海口市市监局执法人员透露,现在销售假酒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隐蔽,导致假酒流入市场也不易辨认。例如,有的商家“偷梁换柱”,销售的酒外包装是真的,瓶里的酒却是假的;有的则是通过微信、电话、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点对点”进行销售,导致追踪与打击的难度变大。
据“奔富”品牌方“打假人”介绍,也有不少商家从源头采购正品,同时购进散装低价酒和名酒的酒瓶,先是利用真酒骗取受害人的信任,随后便真假掺卖。这些商家选择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觉得违法成本不高,因此选择铤而走险。
随着春节将至,消费者的用酒需求普遍增多,买酒时如何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对此,海口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非常重要,如酒厂直属店铺、大型经销商门店、大型酒水连锁店等,这些渠道通常由酒厂直供,遇到假酒的情况较少。同时,正宗的酒在外包装上,通常有清晰的标签印刷、规范的字体、牢固的瓶盖封口和防伪标识,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查看防伪信息,以此验证酒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