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耀剑 通讯员郑丰铭)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经过多次调解,依法化解一宗委托合同纠纷,促双方达成和解。
据了解,在2021年,村民吴甲(化名)打算在获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的土地上建楼自住,但在镇上茶店闲聊时,听信他人只要在既定地块上私下悄悄扩建、加盖,只要不被发现,便能多建多住得实惠。于是吴甲肆意扩大建房范围。建房3年后,吴甲才发现自家楼房还没验收、登记和办证。慌乱之际,他找到茶友王乙(化名)求助。
吴甲与王乙签订委托协议,委托王乙在6个月内代其办理“调整土地界线手续”。在交给王乙4万元服务费后,吴甲多次催促对方去职能部门办理变更事宜。可半年过后事情毫无进展,吴甲却接到相关职能部门回函,函件写着“宗地所属区域未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暂时无法提供相关规划条件”。
吴甲顿感上当受骗,将王乙起诉至法院,诉请要回4万元“服务费”。近日,在文昌市人民法院法官多次调解下,双方各退一步,王乙一次性支付1万元后,吴甲放弃其余主张,双方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