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覃创源)11月15日,海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暨“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四场)——海南自贸港第十八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专场在海口举行。
会上发布了系统构建“监督一张网”“银项e联”直通车、构建全要素全流程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创新引入临时仲裁制度、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构建种业研发服务体系共计6项新一批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其中,“创新引入临时仲裁制度”率先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形式对我国现行仲裁法具体规定进行适度变通和创新,引入国际通行的临时仲裁制度,丰富了商事纠纷解决的工具箱。该创新举措得到司法部主要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并指派分管领导来琼调研指导。2024年7月15日,全国首例临时仲裁案件在海南自贸港开庭审理,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了“海南经验”。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临时仲裁事业发展,是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已有若干临时仲裁案件在海南审结,希望国内外市场主体、法律界人士以及所有相关方积极关注和支持临时仲裁,共同将海南打造成为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据介绍,6项案例具有海南自贸港的鲜明特色,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在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外法治建设、国土空间优化发展、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促进作用。
下一步,海南将继续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以深层次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海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培育挖掘更多具有全国示范力、影响力和自贸港辨识度的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制度集成创新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