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春宇 覃创源
10月17日,2024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周启幕,国内外法律专家、侨企代表齐聚海南。当天举办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建设交流会、国际法律服务合作与发展交流会、国际商事调解交流会,与会多位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提出宝贵建议,为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建言献策,为海南自贸港涉外法律服务的发展开拓新思路,共同探讨海南自贸港涉外法治建设的新路径。
愿为涉外法律服务贡献力量
马来西亚高等法院律师、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马来西亚)会长、拿督陈行昌是一位华侨,祖籍文昌,近年来十分关注海南的发展。2019年,陈行昌把法律服务业务拓展到海南。
陈行昌介绍,为了让更多东盟的企业负责人了解海南,他此次大力引荐和促成了一批境外法律精英和企业负责人参加2024海南自贸港法律周。
“这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一次交流。此次法律周能让境外法律人士了解中国的法治环境,也能带来自己国家的优秀经验。”陈行昌表示,“我们要发挥华侨的优势,主动搭建起海南对外的桥梁。”
陈行昌看来,为了让国内外投资者在海南自贸港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海南需要更多有涉外法律服务经验的机构和人才。
以更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香港律师会理事暨大中华法律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郑宗汉与陈行昌的看法不谋而合。郑宗汉认为,海南涉外法治建设已经稳步推进,建议海南进一步参考香港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加强两地交流、两地律所建立联营关系,共同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负责人周秉键表示,近年来,海南自贸港法治保障建设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提供了法律保障。
他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充分释放,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海南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快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特别是要以更高水平的涉外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加快产业升级、风险防控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周秉键介绍,近年来,司法部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工作,强化律师、仲裁、公证、商事调解等方面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司法部全力支持海南完善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推进仲裁制度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涉外法律服务至关重要
世界百国侨企联盟副主席陈小叶结合自身经历,谈了海南高质量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必要性。
侨胞陈小叶祖籍文昌。近几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把自家公司的业务从马来西亚拓展到海南文昌。当她与海南的企业谈好合作后,却在签合同的环节出现问题。原来,她是按照马来西亚的惯例制作合同,但海南企业不予认可,导致她的业务被耽搁,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
“那次吃亏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涉外法律服务支持。”陈小叶认为吸引外商投资,海南需要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注重服务细节到位。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用工环境千差万别。像我们这样刚到海南的涉外企业,涉及的法律风险防控需要专业及时的涉外法律服务。后来,我在海南省律师协会的帮助下,少走了不少弯路。”陈小叶表示,马来西亚的华侨非常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法律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大家能及时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涉外法治发展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情况。”陈小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