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情况,可以带着你们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及相关材料,到我们这边来申请调解。”9月4日,在三亚市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线律师王婧正在接听群众电话咨询。
当天,全国法治(制)媒体采访团来到三亚市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记者在三层楼的法律服务超市中看到,各式服务功能“一应俱全”,群众可以体验“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王婧所在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室,是法律服务超市多元解纷受理、登记、审核、统筹协调、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等流程中的“小小一环”。
三亚市海棠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统筹指导。为了着力给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法律服务产品”,实现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2021年2月1日,海棠区司法局创新推出的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开业,实现了政法、信访、法院、检察院等各部门衔接联动,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让辖区群众矛盾纠纷“诸事有解”。
■本报记者 吴静怡 赵世馨
“诉前调解”+“诉中调解”高效快捷解决纠纷
走进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采访团记者们被海棠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墙上多面锦旗吸引。
“这些锦旗是鞭策也是激励,是肩上的责任和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三亚市海棠区司法局局长何斌说,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调解工作机制,更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近几年海棠区征地拆迁纠纷时不时发生。”何斌告诉记者,在拆迁纠纷调解过程中,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一站式”多元解纷的运用,对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谢你们,目前的补偿方案我很满意。”近日,杨某将一面锦旗送到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对工作人员细致、耐心、专业调解,化解其涉及的一起纠纷表示感谢。
杨某是三亚市海棠区风塘村村民。2023年6月,因不满意政府部门的房屋征收补偿,杨某起诉至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
针对杨某的诉求,海棠区矛盾调解中心主动介入,开展“诉前调解”,争取“诉中调解”。何斌和法官、律师、调解员等多次来到杨某家中了解情况、宣讲法律、听取和解决合理诉求。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杨某最终于2023年9月21撤诉。
“政府搭平台、法律机构唱戏、百姓挑选受益。”何斌表示,工作人员通过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化解了这起纠纷。
据了解,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通过衔接指引、集中进驻的创新方式,引进了18家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和10家相关单位,汇集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人民调解、公证、仲裁、鉴定等多项法律业务,实现集约高效、互动交融,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1个中心+5个工作站
织密调解服务“一张网”
“半年多了,我们终于拿到了工钱,谢谢法律服务超市工作人员的帮助。”近日,记者跟随海棠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主任王井源来到海棠区司法局派驻林旺派出所调解工作站时,看见3名工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调解员董成荣告诉记者:“这起纠纷中,双方的矛盾比较复杂,还闹到了派出所。”
原来,三亚市某装饰材料公司已根据工程进度,支付某承包公司金额60万余元,但某承包公司的“包工头”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将工程款支付给工人,于是产生纠纷。派出所接警后,将纠纷转到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法律服务超市的调解中心派驻工作站进行调解。于是,董成荣对矛盾双方进行专业的调解。
“我们愿意再垫付一笔钱用于支付工人薪资,然后法律服务超市联系人民法庭出具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司法确认书,我们再用这个司法确认书向承包公司追讨款项。”经过调解,装饰材料公司负责人答应执行调解方案。随后工人拿到了工钱。
这起矛盾纠纷的化解,是海棠区法律服务超市通过调解中心这一枢纽,织密调解组织服务“一张网”,让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得到妥善处置的结果。
“我们以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织网中心点,以派驻林旺派出所调解工作站、南田居派出所调解工作站、藤桥派出所调解工作站、蜈支洲岛景区调解工作站、海棠湾法庭调解工作站等5个调解室(站)为连接点,以辖区23个村(居)调解委员会为关键点,织起海棠区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组织‘大网格’。”王井源介绍,派驻工作站的调解员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且熟悉本地情况,能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独特优势和作用,在一线及时就地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以一个调解中心为枢纽,5个派驻调解工作站向外延伸解纷“触角”,海棠区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和前置性作用,形成横向集聚、纵横贯通、分层递进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体系,织就海棠湾社会大平安。
据了解,今年1月至8月23日,海棠区人民调解组织总共排查纠纷110件,预防纠纷110件,未有因矛盾纠纷处置不当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调解案件总数107件,成功调解98件,司法确认56件,涉及金额668.86万余元。
数据正在刷新,调解机制“提档升级”,法律服务集群“全方位”覆盖,海棠区正持续打造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