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她平时穿名牌衣服、开豪车,10根手指有9根戴着金戒指,谁能想到她连工作都没有还涉嫌诈骗。”8月5日,受害人郭某(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感到很不可思议,“我们是邻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没想到她连我也骗,16万元就这样没了。”
近日,省公安厅港航公安局八所分局侦破许某花系列诈骗案,涉案金额234万余元,郭某是63名受害人之一。
案发
“有门路”的阿花“失踪”了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我被人骗了5万多元。”2月6日,王某立拿着材料来到该局刑侦大队报案,称2018年他急于购买一套限价商品房,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有门路”的许某花。“加了她的联系方式后,她把我带到她家里签合同。”王某立一开始将信将疑,但许某花既给他开了收据又给拍下身份证照,并且许某花家里装修豪华,看上去很有钱,王某立逐渐放松了警惕。
事后王某立多次催促许某花,但许某花总以各种理由拖延。
王某立告诉记者,他曾去许某花家找过她,但她总是不在家。王某立询问其邻居郭某,郭某称许某花一家的确住在那里。于是,王某立又耐心等了数月,直到许某花的微信回复:“你别着急咯,我在房管局的关系‘霞姐’出差了,要几个月后才回来。”她还发来与“霞姐”的聊天截图。对此,王某立再次相信她说的话。
几年来,许某花说谎花样不断。王某立觉察不对劲,要求许某花退钱,许某花却玩起了“失踪”,王某立无奈决定报警。
深挖
专案组走访调查
经过前期调查并结合王某立提供的线索,警方发现许某花诈骗案的受害人竟有十余人。专案组民警刘春雷等人去许某花家走访时,发现许某花连多年的邻居郭某也骗。
“本案很多受害人都是‘组团’来找许某花办事,结果全部被骗。部分受害人声称要报警,许某花便想方设法还钱,因此被害人一直未报案。”刘春雷介绍,为了进一步深挖线索,警方决定从郭某处突破。
“警察上门调查时我很惊讶,我跟阿花的哥哥关系很好,不相信她连我都骗。”郭某说,阿花很有钱,全身上下金光闪闪,大家都看到她家楼下停着的豪车。听说她很“有门路”,能帮人买到安居房,那段时间来找她的人非常多。
郭某表示,听说能买安居房,自己也很心动。亲戚朋友得知他有一个有本事的邻居后,也纷纷托关系帮忙,于是他前后给许某花转了16万余元。
“签好协议后,她还带我们去看房、选房,现在只等着拿房了。”郭某拿出协议和收据给民警。
“她认识一个叫‘霞姐’的领导,说等这个人出差回来就能拿房。”郭某向民警展示许某花给他发来的聊天截图,经民警比对,与许某花发给王某立的聊天截图一模一样。
为弄清缘由,另一组民警前往东方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中心核查,发现迄今为止许某花并未向该局提交任何材料,且“霞姐”查无此人。
于是,专案组民警对嫌疑人许某花进行传唤。
还原
富婆人设全靠“演”
审讯室内,面对民警的讯问,许某花一口咬定只是受人之托办事,办不成大不了把钱退回去。
民警拿出充足证据一一击破许某花的谎言:“你根本就没有去过房管局,且你所谓的‘霞姐’也不是房管局工作人员。”
面对铁证,许某花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不会吧,不是还回去一些,怎么会有这么多?”
许某花供述,自己早年间做过房屋中介,了解买房人的心理,于是动起了歪心思。
“他们转给我的钱,我拿来买金戒指,贷款买好车,这一切都是为了把自己包装成有钱人。房子是姐姐的,一直给我们一家三口住,几十年了,邻居其实都不知道。”许某花说。
邻居见前来找许某花办事的人越来越多,茶余饭后会聊到她,许某花在当地居民心中变成一个能帮忙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及公租房指标,也能办理小孩转校、入学等业务的能人。
“也想过收手,但富裕的日子过惯了,后来还迷上了网络赌博,钱根本不够花,只能继续骗下一个。”许某花说,自己越陷越深,直至落网。
许某花坦言,带人去看的小区,是家附近在建的小区,因自己对该小区比较了解,都是偷偷溜进去带人看房。
“‘霞姐’也是假的,是我用我另一个微信号虚构的人,来办事的人催得急了,我就用两个微信号聊天,伪装成与房管局领导‘霞姐’的聊天记录发给他们,就是为了多拖延一些时间。”许某花表示,时间一长,大家根本不信,扬言要去家里找她退钱,于是她将丈夫和孩子带回娘家,自己辗转各个市县躲债,直至被警方传唤。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许某花依法执行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