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我来这里差不多3年,良好的治安环境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该公司总经理鲁振国告诉记者,城东派出所的“企业警长”除了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还指导企业完善厂区安防设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治安保卫人员、加强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定期上门开展安全和消防监督检查,召开警企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让经营者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你们只管安心生产,遇到什么困难及时联系我们协调解决。”这是马明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设立“企业警长”以来,城东派出所为辖区企业上门服务27次,收集处置涉企意见问题15件,化解涉企矛盾5件,上门办证128人次。
城东派出所所长陈雄说:“设立‘企业警长’,就是为了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这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过程。”
空中警务
无人机延伸防控触角
时间:17时许
地点:东方市第七小学
17时许,放学铃声响起,东方市第七小学的孩子们纷纷走出校园。
此时,在城东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民警潘宗禧点击屏幕上的“一键启动”按钮,一架警用无人机随着遥控指令,从楼顶的“空中警务站”缓缓起飞,朝着目标地点快速前进。不一会儿,这架警用无人机就飞到学校附近上空。
在综合指挥室里,记者在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无人机回传的画面。潘宗禧告诉记者,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获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实时监测人流、车流变化,配合现场警力全力开展车辆疏导,保障道路通畅。
“感恩北路发生交通拥堵,请前往疏导。”在综合指挥室的指挥下,地面警力迅速配合疏导,拥堵的道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通行。
“无人机就是我们在空中的‘眼睛’,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地面视角狭窄的问题。”潘宗禧表示,警用无人机巡逻期间如遇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传输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以便民警实时研判分析、高效指挥决策,最大限度提升警情响应速度、应急处置效率。
利用无人机开展护学岗,是城东派出所开展“空中警务”的一个缩影。无人机不仅是守护安宁的“平安岗哨”,更是缉查犯罪的“空中奇兵”。
去年12月5日,城东派出所民警进行“拉网式”地空巡查时,在辖区某村附近一处僻静荒地上发现可疑运砂农用车。经过持续跟踪排查,最终发现隐匿在蒿草丛中的采砂坑,并抓获3名嫌疑人。
“多亏有无人机这个‘空中奇兵’,才发现了这个盗采砂的深坑。”陈雄介绍,城东派出所辖区面积大、警力少,无人机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宽视野,消除监管盲区,实现无死角的“精确打击”。
陈雄介绍,城东派出所持续深入推进“空中警务”新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一到多”的喜人转变:从单一机型到大中小等多种机型,从单一功能到具有夜视、喊话等多种功能,从一两个“飞手”培训到多个“飞手”……
“自去年第一台无人机投入到警务工作中后,曾经的难题迎刃而解。”陈雄说,警用无人机的热成像功能可以快速锁定嫌疑人所在位置,超远摄像系统可以在数公里外实施观测,从而引导地面警力实施精准抓捕,布下缉查犯罪的“天罗地网”。
案件侦查打击、交通秩序维护、防溺水巡查、搜索救援……无人机,已经越来越成为城东派出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陈雄介绍,下一步,城东派出所将持续推进“空中警务”建设,深度探索“空地一体”实战应用,不断拓展无人机场景应用,为守护辖区治安稳定和居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