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晖
“全5星+15字好评+晒图,收货3日内截图给客服,可返现奖励。”“亲,给个好评,给您返现哦!”“好评15字并晒图,找客服领取3元红包……”对于这类“好评返现”小卡片,网购一族大都见过。
除了电商平台索要好评外,在线下分享产品至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收获相应点赞量、晒买家秀、写好评赠礼品等“花式”返现招数亦层出不穷。消费者获得一定金额的“回馈”,商家也能提升产品口碑,看似是一举两得之举,殊不知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记者走访:市民对“好评返现”习以为常
6月16日,家住海口市美兰区的吴女士收到的2个快递包裹中,均夹带了“好评返现”卡片。对于这种情况,吴女士表示,这种行为司空见惯,早已习以为常。遇到品质不错的商品,吴女士会给个五星好评,但是很多时候,吴女士则会选择直接无视。
除了网购,外卖附带“小卡片”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在海口国贸商圈的“打工人”小陈午餐时经常点外卖。他告诉记者,这些“好评返现”金额大多是1元至3元。由于觉得麻烦,小陈一般不会参与。“有些同事偶尔会加客服微信要求返现,他们认为‘不要白不要。’”小陈说。
记者发现,“好评返现”不仅限于网购、外卖等网络消费,如今在线下消费场合中也频频出现。
6月17日,记者在海口市华海路一家餐馆就餐,通过美团下单一份团购套餐后。该店店员表示,在某平台发布图文好评,即可获赠一瓶饮料。当天,记者在海口万象城某蛋糕店消费时,蛋糕店店员表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5张图片配15个文字”,就可线下可以直接享受团购优惠,无须在线上操作购买团购套餐。
记者注意到,不少商家通过向消费者回馈一定的“实惠”,以此拉高门店评分。“好评返现”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消费中。
部门监管:海口一商家放置“好评返现”卡被罚
记者从海口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对于“好评返现”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明确禁止。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盛行的刷单炒信、好评返现、隐匿差评等问题进行规制,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近日,海口琼山某餐饮店的经营者邹某在外卖包装袋内放置“好评返现”卡,卡片上印有“真实有效、扫码抢现金红包、全五星+30字以上好评+6张晒图+点赞立返现金3元”字样。由于邹某以“好评返现”的形式,鼓励和诱导消费者对外卖服务进行好评。经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琼山分局认定,邹某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此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罚款5000元。
记者注意到,对于“好评返现”,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上述“好评返现”违法惩处案例,提醒消费者应理性对待“好评返现”活动,不轻信虚假宣传;同时提醒商家应依法合规经营,建立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莫再进行“好评返现”相关行为,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市民看法:消费者对“好评返现”接受度不高
6月17日,记者在海口市区街头随机采访了商家和市民群众,了解对“好评返现”的看法。
“没有好评和销量,就不容易‘被看到’。”海口南沙路一家茶餐厅负责人称,外卖平台上的商家众多,如果没有好评和曝光量,就容易在外卖平台上被“淹没”。而一家专门做外卖的米线店老板则坦言,外卖行业竞争激烈,引导消费者给好评实属无奈之举。
“有一次遇到商家返现5元,操作完了以后,发现并不是返现金,而是优惠券、代金券。”海口市民何女士说,感觉被“套路”后,她不再参与商家返现活动。
“我觉得,网络上的‘好评返现’行为就应该抵制。”海口市民赵先生表示,“这种行为是套路,有的点进去甚至是诈骗链接,所以应该禁止。”
记者经走访了解到,虽然商家热衷于“好评返现”,但消费者的接受度并不高,有些更是对此非常反感。
律师说法:属于典型虚假宣传违法行为
“好评返现”是属正常营销行为还是不正当竞争?
对此,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瑾表示,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者不得采取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足以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同时,该行为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刘瑾表示,“好评返现”是诱导消费者作出不客观的评价,存在误导其他消费者的可能性,影响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