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武 本报记者 杨晓晖
“感谢镇里多部门联合办公,帮我解决了家里的土地纠纷,不仅高效,服务还热情。”12月1日,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委会村民黄大伯对前来回访的镇干部不停地表示感谢。
和乐镇是万宁市人口的第二大镇,人口7万多人,下辖23个村(社区)农场。在这里,邻里纠纷、土地权属、欠薪讨薪、项目征地等7大类矛盾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和乐镇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组织发挥市、镇、村三级综治组织和社会力量,实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综治工作理念,2023年荣获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目前,12345热线和矛盾纠纷处置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巧用“和乐义警”
解开“平安锁”
“大家不仅是邻居,还是亲戚,有啥事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聊聊呢?”在和乐镇综治中心门前的大树下,和乐镇六连村党支部书记李雪飞带着“和乐义警”许冠、冯秋月等人,对黄大伯和邻居的纠纷进行调解。
原来,今年9月,“和乐义警”队员在辖区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过程中,发现黄大伯因土地问题与邻居多次发生口角纠纷。为了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和乐镇政府联合司法所、和乐法庭等多方力量,通过“背靠背”等调解方式,从法、理、情角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和疏导。
经过两天时间调解,黄大伯与邻居握手言和,并表示不再因土地问题发生纠纷。
这是和乐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和乐义警”这把“金钥匙”,解开基层社会治理“平安锁”的生动实践。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和治安形势,2022年12月底,和乐镇集结了党员、村干部、社会热心人士等一批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志愿者,成立了“和乐义警”队,队员共218人。
“和乐镇通过打造‘和为贵’‘和乐义警’平台,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有效地将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阶段。自‘和乐义警’成立以来,在成立2支专业化队伍开展矛盾调查的同时,强化排查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矛盾化解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刑事案件也同比下降12%。”和乐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裴振国介绍。
“一站式”服务
有效解决矛盾纠纷
有矛盾纠纷怎么办?碰到困难和难题该找谁?群众寻求帮助的问题,如今在和乐镇“一站式”综治中心都能有效解决。
和乐镇综治办负责人翁良文介绍,和乐镇“一站式”综治中心建筑面积277平方米,集综治、司法、信访、矛盾调处、禁毒等职能于一体,中心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了信访事项集中受理、矛盾纠纷联合调处、诉前调解有机对接、追踪回访突出实效的工作闭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咨询、诉讼、心理健康、学习培训等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10月29日14时许,琉川村委会陈某在家里平顶房楼顶摸到路边的电线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当晚提出强烈的处置诉求,并提出尽快解决诉求。(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