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同时,通过凝聚乡贤力量,发挥乡贤自身威望、声誉和资源优势,帮助村委会化解村民身边的“硬难题”,将矛盾纠纷着眼于“小”、落实于“早”,增强了村民信任度。
四是由乱到治“大嬗变”。针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社会治安环境不佳等问题,青法村通过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一核两委一会”、村民议事制度,拓展村民参与民事纠纷的平台,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增强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南丁村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通过建章立制、普法造势、以案定补等方式化解多年来遗留的各种问题。扎实推进访调、公调、诉调对接矛盾化解机制,建立信访局、派出所、法院等单位相关民事诉讼案件的对接平台先行机制。
乡村治理通过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成功实现“由乱到治”的根本性转变,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记者: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三亚如何有效应对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风险?请您结合实际谈一谈。
林鹏:当前,我们将结合三亚实际,充分借鉴其他省市在网格员队伍建立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打造务实高效理论架构,做深做细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以网格员日常走访为基础,按照所属网格配合大社区涵盖的三个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日常工作,通过日报方式向区综治中心报送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情况,并对未解决的矛盾进行不定时跟踪,针对不同类别的矛盾采取现场调解、相关部门介入、司法介入等方式,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
此外,我们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网格员同辖区民警形成治安联防机制,充分发挥大社区综治中心作用,打通基层信息壁垒,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对矛盾纠纷的监测预警,提升基层指挥、调度、处置能力。推进村(居)级“雪亮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增补监控摄像头,提高视频监控力度,弥补监控死角问题,让矛盾纠纷调解更便捷、更高效、更多元。
记者:接下来三亚将以哪些方面为抓手,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三亚实践?
林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要,以厚民生为本。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夯实基层基础。
首先是多方参与解纠纷。针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积极邀请多方力量参与调解,尽快化解矛盾纠纷,保护村民利益;其次,完善机制解纠纷。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准确区分群众诉求类型,破解“进门无头绪”的问题,对群众的矛盾纠纷要坚持调解优先、仲裁助力、诉讼兜底,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第三方面,发挥示范阻纠纷。充分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加强职能部门的合力衔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从源头阻隔矛盾纠纷发生,做到“矛盾不上交”。
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枫桥经验”的“善治密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三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