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妥善解决群众各类利益诉求。2017年,昌江建立了以县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退居二线的业务骨干和退休老干部为主的政法干部矛盾排查化解蹲点指导组,下沉乡镇一线,探索建立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一线政法干警经验等优势,将属地协调、公安强制、司法调解、信访化解相结合,分片区指导、协调、推动乡镇、有关部门依法妥善解决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近日,昌江“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助力基层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案例。
据介绍,昌江县委政法委着眼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建立政法干部蹲点指导机制,抽调退居二线的12名政法干部成立东、中、西3个蹲点指导组,对口全县各乡镇,全职脱产开展专项指导,把纠纷化解在一线。同时,县委政法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合理安排不同片区指导组成员,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有效调动有威望、有文化、懂法律的当地“五老”乡贤中立评理,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升工作质效。
2017年至2023年10月,政法干部矛盾排查化解蹲点指导组共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1宗1618件次,调处成功903宗,调处成功率93%,保障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高。
A
坚持督办不包办尽职不越位 健全纠纷排查督办机制
按照昌江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工作方案,指导组在综合协调、督办落实等方面认真谋、扎实做,在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等方面积极参与,但不包揽、不替代。
交叉排查。指导组常驻基层,一方面,督促乡镇加强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小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复杂疑难纠纷纳入重点矛盾纠纷台账,每天滚动更新信息,上报县委政法委汇总;另一方面收集矛盾隐患信息,并每天与乡镇研判对表,未纳入台账的及时纳入。
会同研判。对于纳入台账的重点矛盾纠纷,按照乡镇主责、部门主调、分流化解的思路,由指导组会同乡镇研究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工作措施、完成时限。
调度督促。每周与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就重点矛盾纠纷化解情况进行碰头,调度化解进度,适时采取抄告、约谈、通报等方式予以督促;每月对于本片区乡镇突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研判,确实乡镇无法自行化解的,汇总上报县委政法委,并以专报方式提请县委县政府提级办理,并列入督查范围。
B
发挥能力优势统筹资源力量
助力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昌江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就地解决问题的导向,既指导督促当地化解矛盾,也参与协助化解矛盾。
用好“三情”资源。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合理安排不同片区指导组成员,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安排精通哥隆话的指导组成员与群众交朋友,安排普通话好的指导组成员与“候鸟”老人结对子,与当事人坐一条板凳,面对面交心。
发挥“三熟”优势。指导组成员往往人熟、地熟、事熟,能有效调动有威望、有文化、懂法律的当地“五老”乡贤中立评理,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升工作质效。
运用多元方式。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指导组提请县委政法委协调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为群众释法说理。对一时难以解决,但群众确有困难的,指导组协调民政等部门予以帮扶救助。对存在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的,指导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措施,依法稳妥处理。
C
聚焦重点时段重点问题
全力做好平安稳定工作
进一步靠前督导。指导组直接下沉包联乡镇,带队到机关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随机抽查小区、商户,在此基础上,每天在乡镇召开工作会,盘点情况、梳理问题、压实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一步联动应急。指导组成员指导当地完善平安稳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重大突发案事件,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快速对接乡镇处置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势,严防事态蔓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进一步当好参谋。指导组发挥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心理、善做群众工作的特长,在县领导包案解决的重大矛盾纠纷中,陪同领导下访接访,提供一手情况,研提解决方案,跟踪督办落实,推动案结事了。蹲点指导组成立以来,参与的县领导包案化解重点矛盾纠纷全部得到解决。
D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自贸港重大项目。该项目昌江石碌段征地涉及103户住户,经过当地政府耐心解释,有98户居民同意搬迁、接受补偿方案,但有5户对项目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项目土地征收较为抵触,未同意拆除搬迁。
对此,昌江县委政法委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充当政策宣传员、项目协调员、矛盾调解员、群众帮扶员,帮助村民算好“经济账”“利益账”,消除村民误解和疑惑,并调动政法各部门专业力量下沉参与调处,指导乡镇、行业主管部门综合运用政策、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帮助村民争取最大利益,最终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当前项目正在顺利施工中。
“我们项目春节以后就进场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动工,经过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动了工,为我们即时挽回了损失。”近日,在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昌江石碌段现场,中铁四局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7标段一分部生产经理杨金全对昌江相关部门扫清障碍,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施工的高效工作点赞。
土地征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汇集多方力量,齐心聚力共同推进。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昌江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踏勘取证,并对未签约村民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
“工作刚展开的时候很难,经常得不到大家的理解,但只要心中要装有老百姓,就能把工作做好。同时也要依靠党委的领导,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一起努力,发挥大家集体的智慧,一起攻克解决问题。”昌江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中部片区)工作组组长蓝伟忠表示,他几乎每天都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诉求,多方协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9月27日,随着最后一户征迁户在征迁协议上落笔签字,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石碌段征地拆迁顺利完成全部签约工作。9月30日,项目顺利施工。
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昌江七叉段项目征地涉及七叉镇四个村委会,征地工作过程中大仍村18户农户对土地补偿费、征地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存在分歧,征地工作受阻,造成该项目建设停滞不前。为了强有力地推进征地各项工作,县委政法委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东部片区)协调多方力量,充分调动网格员和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采取求同存异的做法,对存疑争议的矛盾焦点、难点,引导群众搁置保留,走司法诉讼程序解决,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需求和问题。
县委政法委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东部片区)成员万才丰说:“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让老百姓得到红利,跟老百姓讲路通财通的道理,又讲土地征收的法律政策,目前项目得到顺利的开工。”
据介绍,自2023年2月启动土地征收工作以来,历时7个月,9月13日,随着最后一户征迁户在征迁协议上落笔签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七叉段征地拆迁顺利完成全部签约工作。当前各项土地征收补偿款、安置费均已顺利发放到户,征地过程方法得当,平稳有序,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拥护,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万才丰说:“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回访,继续服务不缺位,继续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继续跟踪后续渠道工程的顺利结束。”
“通过你们多次对政策的解答和暖心沟通,现在大家都很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了,路通财通,路早点修好我们都开心。”七叉镇大仍村村民陈亚德在县委政法委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近日的回访中如是说。
E
发挥蹲点指导作用 促进部门联动解纷
今年8月,昌江海尾镇一处在建项目工地出现农民工集体讨薪维权事件。接到镇政府上报后,指导组立即调动政法各部门专业力量下沉参与调处,指导乡镇、行业主管部门综合运用政策、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仅用了三天时间,便帮助61名农民工拿回80余万元工资及生活费,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赢得农民工兄弟的点赞。
这桩纠纷事件的圆满解决,正得益于昌江探索推动的“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助力基层解纷工作法。
“非常满意!指导组全力地帮我们协调处理,现在工人们都拿到工资了,都非常高兴,感谢指导组全力的协助。”农民工代表南登科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多渠道了解基层情况,多角度征询群众意见,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县委政法委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西部片区)成员林志云说。
近年来,昌江政法干部蹲点指导组带头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进行调处,多渠道了解基层情况,多角度征询群众意见,妥善处置某印刷厂一房多卖、房地产项目延期交房、建设项目劳务纠纷等矛盾问题。
针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涉及人数多、部门多等情况,指导组充分发挥各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优势,在调处保梅村拆违问题时,指导组牵头信访、司法、村组干部、律师成立矛盾纠纷调处队伍,开展日常咨询、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等工作,确保拆违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近日,昌江“政法干部蹲点指导”助力基层解纷工作法也入选了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这对我们是一种鼓舞,也让我们更感到责任重大。”昌江黎族自治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昌江全体政法干部将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昌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林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