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星 郝文磊
10月17日晚上,由昌江黎族自治县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办公室牵头,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旅文局等多部门联合对石碌镇网吧、KTV、酒吧、酒店等场所开展集中突击检查,严查未成年人违规进入,保障用工规范。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直奔一线。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3个小时的突击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对前期被行政处罚的场所“回头看”,对发现问题的场所进行“敲门警示”检查,结合营业时间等特点错时检查。
“回头看”
推动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有没有带小孩过来?”“娱乐场所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当天晚上9时20分许,检查组来到位于昌江恒基广场五楼的一家KTV,现场询问经营负责人相关情况。
检查组分别到前台、包间,通过翻阅台账、员工花名册、随机询问、抽查核验等方式进行检查。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说,在前期检查过程中,因出现招用未成年人、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有偿陪侍等违法行为,昌江综合行政执法局曾对部分场所处以吊销经营许可证、警告、罚款等不同的程度处罚,目前已经整改完成。
在“回头看”过程中,执法人员针对前段时间检查时发现的隐患进行了查看,重点对场所的责任制度是否落实等情况进行了逐项复查。
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现场说法,向经营者及管理人员普及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等相关制度规定,要求经营者认真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规范娱乐场所经营行为。
对于检查组的突然到访,各场所的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支持“护苗”工作。金声情KTV经理蔡华升说,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是不容有任何懈怠和忽视的重要工作,他们会死守法律红线,落实消费者身份审核工作,拒绝和劝阻未成年人进入消费。
“敲门警示”
严禁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未成年禁入标志在哪里?”“这个标志被挡住了,要挪出来放在显眼位置。”在检查组突击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网吧、酒吧、酒店未在门口显著位置张贴未成年人禁入标志。检查组现场责令相关经营者即时整改,对经营者予以警告,并将择期对上述场所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此次联合检查,将保护未成年人的端口前移,有力监督相关营业场所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禁入要求和强制报告制度,促进相关场所的规范经营,形成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合力。
经突击夜查,现场查获一起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经现场核实,当天一网吧有一名陪同朋友进入网吧消费的未成年人,网吧负责人未履行管理责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虽然该未成年人没有登录上网,但是违规进入场所,你们没有核实身份,未履行管理责任。”执法人员现场对网吧相关负责人作出口头警告,责令其整改。
检查组每到一处,都询问娱乐场所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负责人场所基本情况,重点查询员工名册、人员登记台账、回放监控设备等,对经营者核实身份信息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保障用工规范。
错时检查
夜查酒吧规范经营管理
结合场所营业时间特点,检查组选择将酒吧设为最后一站。23时许,记者跟随检查组进入酒吧开展执法检查。
“针对未成年人进出场所习惯,我们选择凌晨这个时间点开展执法检查。”参与执法检查的昌江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黄琼生介绍说,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执法检查组会采取错时检查的方式,检查是否存有未成年人上网、进入酒吧、酒店旅馆等情况,还增加了对娱乐场所消费者身份证件的抽查频次,从而能有效遏制接纳未成年人、持他人证件上网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昌江结合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加大对网吧、酒吧、KTV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日常监管及联合执法力度。今年1月至9月,共出动执法人员783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252家,责令改正26家,有效促进相关场所的规范经营,形成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合力。
“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场所监督力度,并持续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场所涉未成年人问题监督常态化、长效化、最大限度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司法保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昌江护苗办联络员梁红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