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麦文耀
编者按
以楷模之光照初心,用法治精神创平安。
为大力弘扬政法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推动全省政法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报今日起推出“政法楷模”系列报道,记者深入省直、各市县政法单位采访报道我省“政法楷模”集体及个人的鲜活故事。
“每次跟家里人打电话,我都会告诉他们,海口非常安全,我工作也很开心,父母听了都很安心。”7月6日,说起现在的生活,已经来海口工作四年的湖南小伙戴启威幸福感满满。
群众的幸福感来自扎实的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海口市委政法委找准政法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切实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统筹推进平安与法治“双轮”驱动,建设好新时代“平安之城”“法治之城”。
日前,海口市委政法委荣获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称号,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创新“议事堂”解决烦心事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7月6日20时许,在秀英区大华锦绣海岸小区,老人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孩子在一旁玩耍嬉戏……趁着夜间凉爽,居民们纷纷出门到户外休闲娱乐,小区处处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气氛。
“我们小区很文明和谐,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住在这小区满满幸福感。”在小区业主李霞看来,这得感谢小区的“议事堂”。自成立“议事堂”后,业主有“说理的地”,大小难题、各类烦心杂事只要放到“议事堂”,基本上就能迎刃而解。“大家带着焦虑来,面露微笑离开。”李霞说。
同样因为成立“议事堂”受益的,还有美兰区圣地亚哥小区的居民。
据了解,圣地亚哥小区“议事堂”自成立后,畅通了业主参与小区事务的渠道,群策群力下,修缮小区内部道路和建筑外墙、建设电动自行车棚等,一桩桩居民“急难愁盼”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小区管理很快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
活跃在群众身边的这些“议事堂”,正是海口市委政法委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和平安创建等工作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海口市委政法委以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小区“议事堂”议事机制,有效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和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小区建设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海口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小区“议事堂”不仅是小区居民矛盾化解的平台,也是小区居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诉说平台。通过建立“议事堂”服务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对涉及小区各类矛盾纠纷、各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以“小切口”托起社区治理“大服务”,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目前,海口市已挂牌小区“议事堂”2915个,发现和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民生问题1000余件,化解率92.1%。
扎实举措创新服务
全力保障群众安康社会安宁
“砰……”2019年4月2日上午,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甘波等54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54名被告人获1年至2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主犯甘波被判25年有期徒刑,一个长期盘踞海口江东地区的以甘波为首的黑恶势力被彻底摧毁。
在海口市委政法委的统筹推进下,海口成功侦破以甘波为首的涉黑犯罪团伙案,打响了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一枪。
据了解,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海口市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70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1.3亿元,依法处置执行到位4.77亿余元,移交不能拍卖的不动产220处(估值约18.39亿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83件183人,打掉“菜霸”“砂霸”“运霸”等团伙 16个,全市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
在如何全力保障群众安康社会安宁上,海口市委政法委真心诚意,为民服务守初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扎实开展禁毒大会战,强化打、防、管、治、宣、建各项措施,(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