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近日,金垦路一小区两户居民因房屋漏水产生纠纷。“五老”调解员赵迎春、邢静等接到调解申请后,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安抚双方情绪。“我这天花板、墙壁都有渗水的痕迹,楼上肯定应该负责。”“之前以为是我家阳台漏水导致的,我已经做了阳台防水。这次又漏水,应该不是我家的原因。”在厘清了矛盾根源后,调解员向双方阐述了邻里以和为贵的重要性,令双方放下了戒备,愿意坐下来协商,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楼下居民负责找专业检测机构来检测漏水点。检测结果出来后,再由责任方承担检测费并负责维修。
“邻里纠纷调解除了要讲‘法’,还要围绕一个‘情’字来做工作,只有大家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才能有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赵迎春告诉记者,为确保调解效果,针对已化解的纠纷,调解员还会开展回访工作,查看后续履行情况,防止矛盾反弹。
调解与普法协同发力
让矛盾止于毫末
“阿婆,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或是邻里之间如果有什么矛盾,记得及时联系我们处理。平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陌生人打来的电话也不要轻信。”9月16日,调解员吴肇庆和同事正在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走访工作。
吴肇庆告诉记者,为从源头预防矛盾,根据所里“一周三排查”矛盾排查制度要求,调解员会深入社区楼栋、沿街商铺,以轻松的“唠家常”方式,一边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一边全面细致地排查邻里关系、家庭琐事以及物业争议等各类潜在矛盾,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就立即介入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们和小吴他们都很熟悉了,上次他们过来,邻居们因为倒垃圾、鞋柜摆放等问题有矛盾,他们都调解好了。”在老旧小区的走访中,不少居民反映,现在有矛盾纠纷,大家都知道找调解员,居民还将调解员的电话号码存在电话簿中。
邻里和睦是社区和谐的基石。现如今,在龙华区海垦街道,“有事找司法所,有纠纷找调解员”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共识。“我们希望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不仅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令邻里增进理解,让‘以和为贵’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