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连蒙
近日,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明农场57队附近,一名走失的3岁女童蜷缩在一辆皮卡车底下,因为害怕而不停哭泣。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云龙派出所警员周宇接警后立即出动,警民携手、跨所联动,迅速帮助女童找到父母、平安归家。
警民接力:从发现到安抚
8月15日16时40分许,烈日将泥土晒得滚烫。周宇等人赶到现场时,热心村民急忙上前说明:“这小孩从公路边跑来,哭着躲进了皮卡车底下。她谁也不给抱,我们没有办法,于是报警求助。”
周宇放缓脚步,轻轻走到车旁蹲下身,和躲在车底的女童小玉(化名)保持同一高度,只见小玉眼眶通红,汗湿的头发粘在满是泪痕的脸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周宇柔声安抚道:“小朋友别怕。叔叔是警察,不是坏人。我知道你现在想妈妈,我们一起去找她好不好?”
小玉慢慢地点了点头。周宇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将她从车底抱了出来,又细心地拍去她衣裤上的灰尘和草屑,把她稳稳地抱进警车。
想起自家儿子也爱吃甜食,“父亲的直觉”让周宇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橘子糖,塞进小玉的手里。看到小玉放松了些,周宇才松了口气。
周宇让同事在警车里陪着小玉,然后便下车沿着山坡和公路仔细排查线索,询问过往村民是否见过孩子的家人。
周边的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骑上电动自行车前往附近几个村落打听,有的在村口守着,留意是否有焦急寻人的家长路过。
你帮我查、我帮你问,一场警民携手的救援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跨所联动:从寻找到重逢
“同志,你们找到的孩子和我们在找的孩子是不是同一人?”没过多久,一位从红明农场57队找来的热心村民骑着电动自行车赶来,拿着手机里的照片交给周宇比对,并提供了孩子的身份信息。
周宇当即拨通三门坡派出所值班电话,得知对方已带着孩子的父亲刘先生,在山间开展地毯式搜救超3小时。电话两端,警员都难掩激动。三门坡派出所民警杨杰挂断电话,开车载着焦急万分的刘先生火速赶往云龙派出所。
原来,近两个月,小玉父母才从老家搬至红明农场57队某村。事发当天,小玉母亲在田间干活时与他人聊天,未留意小玉独自跑远。直到刘先生发现女儿走失,他们才急忙报警求助。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云龙派出所警员带着小玉寻找父母时,三门坡派出所民警正携手热心市民开展搜索。其中,热心市民廖宝壮主动组织工人与村民,在坡地、山林中细致排查水井、河边等危险地段,众人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角落,共同织密了一张搜救安全网。
最终,当刘先生在云龙派出所门口见到女儿。小玉扑进父亲怀里时,在场的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制服上有安全感啊!”得知小玉在车底躲了近1个小时,只肯让周宇抱时,刘先生反复感慨。临别时,周宇再次叮嘱小玉“以后别乱跑”,也提醒刘先生务必看管好孩子。
这场凝聚跨所警力与群众力量的紧张接力,终于在父女团圆中画上了温暖句号。
安全警示:从救援到防范
此次能快速帮助走失的孩子找到家人,离不开民警日常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周宇能让孩子放下戒备,正是因为平时跟群众打交道‘攒下’的亲和力。”云龙派出所副所长郑正科介绍。
这场虚惊过后,云龙派出所联合三门坡派出所开展“儿童安全进乡村”宣传活动。民警走进红明农场及周边村落,用小玉的事例提醒家长们,切勿因农活、家务繁忙忽视孩子看管,尤其新搬入社区的家庭,要提前带孩子熟悉周边环境,告知危险区域;同时要教导孩子记住父母姓名、电话及家庭住址等,遇到意外及时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后不管是忙农活还是做家务,都会看好孩子,避免因为疏忽让孩子陷入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