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田春宇)近日,海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海南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今年9月起,启动开展为期5年的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此次行动将围绕精准提升、实践养成、制度建设等重点内容,通过七大提升行动、17项具体举措,助力海南构建全覆盖公民法治素养基准体系和全流程普法闭环落实体系,牵引推动全过程、全领域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方案》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法治教育。提出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提升行动、青少年守法习惯养成提升行动、村(社区)“两委”成员依法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经营能力提升行动、行业重点群体遵规守法引导提升行动、公民法治素养实践养成提升行动、公民法治素养制度保障提升行动等七大行动。
《方案》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将其纳入重要会议学法内容。健全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应出尽出、出庭出声。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法治培训不少于5课时,法治副校长每年到校讲授法治公开课等不少于4课时。加大在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培养“法律明白人”力度。通过开展“法治护航自贸港·同心共筑封关路”“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大力宣传封关运作、营商环境和劳动用工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法护司机·一路畅行”货车、网约车司机法律公益专项活动,面向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电商主播等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网络普法行”等网络普法、推进“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开展法律进景区活动、探索在“候鸟”群体集聚区域设置法治宣传服务点、出台《特殊群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引》等,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民等行业重点群体提升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