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动担当 善作善成
为创建高度开放条件下全国最安全地区贡献力量

  (上接1版)这份改变始于2024年11月,当时,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省委政法委迅速响应。在省委政法委领导指导下,综治室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专项治理同步发力。

  “综治中心建设要注重实效,真正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结地,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省委政法委分管负责人介绍,综治室团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各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现状和综治中心建设情况,帮助基层查找差距和不足,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强化了政法机关与行业部门工作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风险联判、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工作成效明显。

  走进紧张有序的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控系统,超长大屏格外醒目,洞察全局的“智慧眼”实时呈现着全省各地的社会治理动态。当前,我省通过综治管控系统已经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26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矛盾纠纷预警、分析、调度一体化系统,已开发综治采集、未成年人保护、一站式矛调、网格划分等模块,实现流程管理、在线预警、协调调度等功能,在推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一站式”“一体化”“一揽子”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矛盾纠纷诉求,以平台赋能,跑出治理效能“加速度”。

  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25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均实现“五有”目标,化解矛盾纠纷4000多件,化解率超85%。

  护苗成林

  用爱浇灌成长的法治绿荫

  6月6日,“巾帼护苗课堂”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护苗驿站开课。这是陵水推进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的关键一步。该课堂将实现陵水11个乡镇118个村(居)基层妇联主席及工作人员全覆盖,深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机制,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注入新动能。

  目前,全省推广建设护苗驿站,已在儋州、东方、万宁、琼海、陵水、乐东、昌江建成7个护苗驿站,推动形成县、乡、村三级护苗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法治教育、救助服务等。

  这抹护苗的暖色,是综治室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的生动诠释。

  202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全省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省委政法委,由综治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通过两年半的努力,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护苗联席会议机制全覆盖,探索构建起“‘四防行动’+‘五所专门学校’+‘六类未成年人包保帮扶机制’+‘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的“4561”工作体系,有力推动全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立案数、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数、溺水死亡人数、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等主要指标数据持续下降,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具有海南特色的护苗工作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全社会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共识广泛凝聚。

  综治室的刘平、周培、罗颉蔚、梁盛春等组成护苗专班,参与深耕这片责任田。

  “必须要深入基层做好调研,摸清底数,才能更精准有效地建立六类未成年人包保帮扶工作机制,更好地指导地方开展工作。”护苗专班的刘平介绍,“通过全省摸排,我省建立起覆盖3万余重点未成年人的包保帮扶工作机制。”

  司法防护网同样坚实。“我省建立起‘一案一析’‘一案双查’制度,还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单位严肃追责。”刘平介绍,护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部署开展打击防范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24、2025系列攻坚专项行动,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利刃”系列专项行动,挂牌督办影响恶劣的性侵、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成功打掉多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对2名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形成严打的高压震慑。

  教育防护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置全覆盖,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等主要负责人主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升级后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通过“线上+线下”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综合性、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不断满足未成年人多元化、差异化需求。

  “护苗工作要抓早抓小,尽量让孩子少遇到各类问题,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才能真正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苗专班的周培介绍,省委政法委连续2年组织开展护苗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月活动,集中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通过法治宣传进校园、进社区、“爱心妈妈”进家庭等宣教活动,有效提升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的法治意识、安全防护意识。

  利剑护航

  在扫黑禁毒中筑牢平安基石

  2021年,盘踞海口多年的海南凤翔蔬菜批发市场、海口南北水果市场两大“菜霸”“果霸”团伙37人落网。

  我省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作为统筹指挥调度部门,综治室坚持“大案攻坚”与“打伞破网”并重。“每年梳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精准打击聚众斗殴、欺行霸市等犯罪。”综治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以来,全省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一批,查封、扣押、冻结了一批涉案财产。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一批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案,有力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嚣张气焰。”

  对定安某涉黑案的办理彰显决心,综治室扫黑专班推动纪检部门深挖彻查一批“保护伞”,督促当地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商户经营成本平均下降15%。

  “黑财处置是关键环节。”专班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全省追缴了一批涉黑涉恶资产,较好切断黑恶团伙死灰复燃的经济根基。”

  禁毒战场同样战果累累。全省建成181个标准化的海岸线驿站,配备专职人员1083名,构建起严密防线。

  “我们依托驿站和智能平台,实现社戒社康人员每日打卡、定期检测。”综治室负责统筹全省戒毒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说,“目前全省社戒社康执行率100%,巩固率超98%,排名全国前列。”

  戒毒人员的重生之路是否平顺,很大程度上确实取决于“就业路”是否畅通。就业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社会融入、自我价值实现和预防复吸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综治室协同推动相关部门采取“一人一案”、跟踪帮扶措施、评估帮扶成效等开展“平安关爱”行动,帮助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并重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顺利回归社会。

  “我们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体民营企业建设‘海岛家园’、戒毒康复工厂、农场和创建‘就业驿站’,结合产业特点扶持社戒社康人员,为他们回归正常工作生活创造条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县、各有关部门累计帮扶吸毒人员及其家庭成员16万余人次、落实低保3000余人次、医疗保险9万余人次,关爱未成年子女1万余人次,帮助成功就业近4万人次,全省社戒社康人员就业率达87.5%。

  系列帮扶举措不仅助力戒毒人员重归社会,更从源头减少了因毒致贫、因毒犯罪的风险,为平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综治室统筹协调各级政法机关,聚焦“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结合自贸港封关运作压力测试和风险识别防控实践,健全海岛型、智慧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协调开展各类打击治理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涉旅游消费、走私、诈骗、造假、洗钱等突出违法犯罪,严惩犯罪分子,铲除违法犯罪土壤。

  当前,全省社会治安形势进入建省以来最好时期,杀人、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命案发生数为建省以来最低,电信网络诈骗、盗抢、毒品等犯罪持续下降,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

  综治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周志强介绍,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为织就平安海南、法治海南美好局面的艰苦付出,是全省政法队伍挺膺担当、主动作为,打击治理各类违法犯罪的生动缩影。“综治室虽然只参与了一些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指导的工作,但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周志强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委政法委领导部署指挥下,综治室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平安海南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干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担当,在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中持续展现新时代政法干部新担当、创造政法干部新作为。

  下一步,综治室将紧盯服务保障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任务,锚定平安海南建设大局,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健全完善重点群体服务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为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贡献积极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安天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主动担当 善作善成 为创建高度开放条件下全国最安全地区贡献力量
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