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市民收到“艳照”视频主角竟是自己,海口反诈中心解析“AI诈骗”手法

提醒群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法治时报全媒体记者 麦文耀

  你以为“眼见为实”“耳听为真”?但是在AI时代,真相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近日,海口反诈中心发布真实案例,解析“AI诈骗”手法,提醒群众谨防受骗。

  一市民收到“艳照”视频

  6月22日,海口市民卫先生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当他点开后,既震惊又愤怒。该短信是一段仅有2秒的“不雅视频”,里面有一对裸体的男女,其中男主角的脸竟是卫先生。与此同时,短信还附上威胁之词,称若不按要求处理,这段视频就会被发送给他的亲朋好友。卫先生仔细辨别后发现,“视频”中的脸正是他二代身份证上的照片。他怎么都想不到,他的身份证照片竟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沦为敲诈勒索的工具。

  据了解,卫先生是一名销售人员,此次收到“艳照”短信,令他十分担忧:“我清楚这是诈骗短信,可还是觉得难受。他们用AI换脸做成这种视频,要是让不明就里的客户看到了,会怎么看我啊?”

  民警解析“AI诈骗”手法

  经民警分析,这是典型的“AI诈骗”,技术合成环节是整个骗术的核心。犯罪分子主要运用两种技术手段,即传统的PS照片合成与当下更为流行的AI换脸视频制作。诈骗分子通常会从政务公开网站等渠道,广泛搜集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领导干部等人群的个人照片及基本信息,利用电脑软件施展“移花接木”之术,将获取到的受害者证件照、生活照与其他不雅图像素材巧妙合成,制造出足以以假乱真的“证据”。

  民警介绍,在接下来的精准投递阶段,诈骗分子会通过短信、邮箱,甚至是纸质信件等方式,将精心炮制的“证据”精确无误地发送给受害人。就如卫先生的案例,犯罪分子特意强调“将视频发送给其亲朋好友”,直击受害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心理软肋。最后便是威胁勒索环节。不法分子以举报、广泛传播、告知家属等手段相威胁,逼迫受害人将钱财汇至指定银行账户。他们往往会设置紧迫的时间限制,诸如“中午前未回复,就转发给你通讯录所有人”,利用受害人在时间压力下容易仓促决策的心理弱点,达成其罪恶目的。

  警方提醒,在涉及金钱、财产等重要事项时,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身份,不要未经核实轻易转账汇款;“AI诈骗”是隐私信息泄露与诈骗陷阱的组合,因此,要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要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给他人,避免泄露自己的信息;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络平台上下载未知来源的应用程序,不打开来路不明的邮件附件,不点陌生链接,不随便添加陌生好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琼海3男子被警方刑拘
一市民收到“艳照”视频主角竟是自己,海口反诈中心解析“AI诈骗”手法~~~
~~~一男子退钱赔偿6万元损失仍获刑
陵水交警进货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检查~~~
屯昌交警集中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三亚一男子诈骗3.8万元获刑
~~~一司机被定安交警查处
乐东交警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宣讲~~~
~~~一犯罪嫌疑人被陵水警方抓获
东方交警开展“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
~~~
~~~海口一未成年人被执法人员劝离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能量
   第003版:近距离
   第004版:身边案
休渔期使用“绝户网”捕鱼
提醒群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冒充业主骗取租金6500元
杜绝“带病车”上路
严查酒驾醉驾“飙车炸街”
谎称有门路办理驾驶证
驾驶报废货车上路
向群众赠送安全头盔
深夜翻墙入校盗窃财物
提升环卫工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 从小学起
持PS身份证图片来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