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耀剑 通讯员刘昭辰)物业矛盾纠纷涉及民生,直接关系居民日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日,文昌市人民法院会文法庭审结一起物业矛盾纠纷案件。通过该案件在小区以案释法,灵活推动小区业主与物业同类纠纷实质化解。
据了解,在文昌一个小区里,几十户业主因为对物业服务不满意而产生矛盾。众多业主觉得小区绿化养护不到位、电梯三天两头出故障,而业主本身又长期不实际居住,并集体拒绝交纳物业费。
文昌法院运用“一案精审、多案共赢”策略,从该小区众多的物业矛盾纠纷案件中,挑选了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物业合同纠纷作为示范案件进行快速审理。
业主王某因连续两年没交物业费,被物业公司诉至文昌法院。王某认为小区楼道照明灯损坏、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得不好,自己有理由拒交物业费。
办案法官查阅了全国大量类似案件的审判结果,同时到小区实地调查。法官发现包括王某在内的很多业主在维权时举证率不高,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物业公司存在一些小瑕疵,达不到法律上所说的“根本违约”。同时,物业公司在计算拖欠物业费的违约金时,也存在计算偏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文昌法院在该宗案件的判决书中详细说明了裁判的依据和理由,把每一个争议点都分析得明明白白。服务质量不达标并不等于可以免除缴费义务,业主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拒绝交物业费,同时,违约金的计算要有相关法律依据。
为了解决该小区众多的此类矛盾纠纷,文昌法院法官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启动类案速裁程序,采用“要素式庭审”模式,把同类案件的关键要素提炼出来,集中开庭审理,提高了结案效率。而对于还没有立案的案件,法官们则带着示范判决书,主动找到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给当事人讲法律规定、讲示范判决的结果,最终推动了该小区22宗同类纠纷在诉前达成和解、29宗同类纠纷在诉中自动履行,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审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