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孩子返校上学后成绩很优异,这多亏民警及时点醒我,让孩子重新走上正途。”2月7日下午,参加今年第5期“飞鹰护苗·父母公益课堂”活动的陈先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和儿子的故事,让前来听课的家长们感触颇深:“以前总以为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就不会误入歧途,没想到忽略了孩子平日也需要父母的关心、关注和关爱。”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便衣(飞鹰)大队(以下简称飞鹰大队)联合康映心语未成年人帮扶团队为17名问题未成年人开展系列帮教活动,不仅加大了对家长和孩子的普法力度,也有效预防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身边案例警醒家长
“护苗工作要关注孩子,但也不能仅仅只关注孩子,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做了大量调查后,我们发现问题未成年人的家长大部分的困惑是想与孩子沟通,但又无从下手。有的家长与孩子沟通后发现了问题,但没有专业资源介入帮教。”飞鹰大队副大队长许发为告诉记者,飞鹰大队和康映心语未成年人帮扶团队的介入,可以引导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
2月7日16时30分许,“飞鹰护苗·父母公益课堂”正式开讲。许发为从身边真实案例切入,提醒家长要多花时间和心思关心孩子。
“接到民警来电的瞬间,小陈的父亲非常疑惑,品学兼优、小康家庭长大的乖孩子怎么会瞄上便利店收银台?案值仅一百元。”许发为讲述了一起案件,经过进一步审讯,发现小陈只有一个目的——引起父亲的注意。
原来,为了给小陈创造优渥的家庭环境,小陈的父亲一直以来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常年出差与家人聚少离多。
许发为介绍,将小陈列为帮教对象后,他们便携手康映心语未成年人帮扶团队从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帮助他。
小陈跟许发为袒露心声,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是缺位状态,自己慢慢地产生一些消极心理。在小陈看来,自己无论做什么,父亲总是敷衍应对,于是想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引起父亲的注意。平时自己跟逃课、打游戏的学生接触较多,认为他们的某种行为很“酷”,冷静下来想想,逃课、偷窃等行为并不对,自己也后悔万分。
小陈的父亲应邀在“飞鹰护苗·父母公益课堂”陆续听过几堂课,充分了解到小陈的内心需求后,他也有所反思。他决定听从许发为的建议,好好跟小陈沟通,并加大对小陈的关注度。久而久之,小陈的状态逐渐好起来,回归校园的他重新找到了奋斗目标。
“原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家长本身,家长要多关心关注孩子,一旦失衡就容易出问题。”小陈的父亲在课堂上向其他家长分享自己的心得。
互动游戏融洽亲子关系
17时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康映心语未成年人帮扶团队资深心理咨询师罗钰给家长们带来一场生动的心理健康课程。
“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所有的孩子、父母起立,大家面对面站着,牵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眼睛注视60秒,保持安静。”在罗钰的引导下,大家默默注视着对方,起初大部分问题未成年人有些憋笑,30秒后情况开始有了变化。
约40秒时,部分问题未成年人的家长情绪开始波动。其中问题未成年人小周(化姓)的母亲眼眶湿润。
“我们是离异家庭,好久没有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孩子。孩子的衣服肩膀的位置都开线了,他那粗心的老爸一定没怎么好好照顾他,才让他成了大家口中的‘坏孩子’。”小周的母亲抚摸着小周的脸,小周也开始眼眶湿润。
“大家在互动后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情绪是在慢慢影响孩子的。当大家全身心注视着孩子时,他们也在感知你们的情绪。”罗钰表示,家长要全力保护孩子,接纳他们丰富多样的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提供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大力鼓励孩子勇敢探索、不断进步。
此外,罗钰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和助手演绎了几个亲子之间不当沟通的场景,让家长和孩子们作为“旁观者”说出内心的感触。在场的每一位家长朋友都沉浸其中,感慨不已。
课后,罗钰和飞鹰队员分组对各个家庭进行沙盘游戏和心理辅导。
“孩子今晚不再往外跑,主动提出要帮忙带妹妹。”当天晚上,小周的母亲激动地给许发为打来电话反馈,称孩子在下午的互动游戏中牵自己手时哭了,一直说印象中妈妈的手没有这么粗糙,因此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助妈妈做家务活。
小周的母亲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她很感动。通过这堂课,她和孩子的父亲都有感触,今后会把精力多放在孩子身上,陪伴他、关注他、倾听他的想法。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和一对问题父母,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有效途径。”飞鹰大队大队长冯晖介绍,今年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护苗工作的力度,联合康映心语未成年人帮扶团队开展“飞鹰护苗·父母公益课堂”活动,制定每周3天的“一对一”心理健康辅导访谈计划,调解亲子关系,引导家长更加关心陪伴孩子,有效地培育帮扶对象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