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巍 李传敏
“警察同志,6万多元已经到账了,非常感谢你们帮我挽回了损失,辛苦了!”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湾岭派出所收到了来自辖区居民黄先生赠送的一面锦旗。这面锦旗不仅体现了当事人对办案民警的感激之情,还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琼中公安反诈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近年来,琼中公安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在控发案、降财损等方面成效显著。截至去年12月,琼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连续2年下降,全县共立电诈案件同比下降16.4%,损失金额同比下降45.5%。
及时为群众挽损6万余元
近日,一宗网络贷款诈骗案件在湾岭派出所和琼中公安局反诈中心的紧密协作下被成功侦破。
前不久,受害者黄先生不幸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警察同志,我好像被诈骗了。”黄先生来报警那天,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湾岭派出所民警陈思程一边安抚黄先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一边从他的讲述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原来,黄先生因资金紧张,在接到一个自称是“金融信贷员”的电话后,便同意跟该名人员办理“贷款业务”。在办理“业务”中,“客服”以黄先生的银行流水不合格、资质不够,需要增加交易流水为由,要求黄先生向其提供的账号多次转账。在黄先生陆续转账20多万元后,对方终于称贷款批下来了,但又以多种理由称款项被冻结,需要继续转账才能解冻。至此,黄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根据黄先生提供的信息,湾岭派出所迅速响应,立即联系银行申请紧急止付,同时与琼中公安局反诈中心对接,启动紧急程序,及时将诈骗分子的账户进行冻结。在经过一系列缜密侦查后,民警根据银行卡持卡人信息,锁定了一名嫌疑人。
在江苏徐州警方的配合下,办案民警将该名嫌疑人从江苏押回海南,为黄先生追回损失6万余元。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多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生电诈案件后,为帮助群众及时挽损,琼中公安局反诈中心与派出所联合办案,紧急启动电诈案件追赃挽损快速反应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后续办理案件中,双方分工明确确保工作高效,反诈中心负责研判案件等工作,派出所则负责快速抓捕。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反诈中心的合作机制,优化案件处理流程,确保每一宗案件都能得到高效专业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者的损失。”湾岭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捂紧群众的“钱袋子”、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在琼中公安局的指导下,湾岭派出所还通过多种工作举措向群众普及电诈防范知识,提高群众识别骗局的能力。“遇到涉及钱财的可疑情况,一定要多与家人、朋友商量,或是向警方咨询,切勿自行决断,以免上当受骗。”1月9日,在湾岭镇白鹭湖小区,湾岭派出所民警在登门为“候鸟”业主办理暂住证等业务时,借机对老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
为有针对性地提升老年群体反诈意识,琼中公安局针对“候鸟”人群,以营根派出所、湾岭派出所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三不原则’主要包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明白了,只要我不透露信息,不给对方转账,就不怕了。”1月10日,在县城万家惠购物广场门前,记者现场看到,琼中公安局民警向来往的群众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用伎俩、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
据介绍,琼中公安还通过线上组建预警宣传矩阵,织牢反诈“宣传网”,尝试线上多种宣传模式,比如朋友圈宣传、彩铃宣传、广播宣传等,以提升群众知晓率。
5分钟内配合完成线索核查
“你好,是反诈中心吗?我们这里有一名群众可能正被诈骗,请尽快过来!”近日,琼中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接到某银行工作人员报警求助,称在银行柜台有一位客户要向陌生账户进行大额转账,银行工作人员在询问相关情况后,觉得该名群众可能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便一边耐心劝说,一边拨打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前往银行核实。“这是诈骗套路,不要转账,否则后悔莫及。”民警结合相关案例向群众普及反诈常识,复盘此类骗局的全过程。
在民警反复劝说后,该名群众逐渐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放弃了转账,并向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一方面,我们重拳打击涉诈违法犯罪,加强线索摸排工作,形成严打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将逐步向源头治理上倾斜。”琼中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叶慧介绍,为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反诈中心将加强“警银”“警企”联动,不断加强和银行、运营商的信息互通、核查等合作,严格开户审查、柜面审查、复通审核等各环节,大力压降辖区“两卡线索”。
记者了解到,琼中公安局还联合相关各成员单位及各运营商建立线上快速信息联络机制,组建“反诈+银行”“反诈+运营商”线上联络工作群,指定专员在5分钟内配合完成银行、运营商推送线索核查,确保“预警跟着警情走”,与犯罪分子进行时间赛跑,杜绝线索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