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同行的琼中司法局红毛司法所所长杨梅告诉记者,司法所也会及时关注常见多发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橙色”纠纷
民警及时介入解纷
在一起纠纷案的回访现场,两名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和民警沟通,很难想象,几个月前,两人因为土地权属问题差点动手。
2024年11月,阿策和阿兴因村附近的0.5亩地权属不清引起纠纷,在一次争吵时,二人情绪激动,村里的人见此情况急忙报警。
民警到达现场后,先将二人分开,安抚情绪,并分别了解事情的始末。
“我们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发现他们的矛盾其实一直存在,双方都对土地的权属有争议。那天正好两个人碰到就吵了起来,幸好我们及时赶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泰松说。
在民警的安抚下,双方的情绪虽然稳定了下来,但对于这块有争议的土地,双方丝毫不肯让步,都说是自己的。
看到二人各执一词,王泰松将情况记录了下来,按橙色等级进行处置。在得到二人不会因为此事动手的保证后,联合镇政府、司法局等部门,梳理矛盾症结,积极开展化解矛盾工作。
“这起纠纷经过派出所研判后发现可能有激化的趋势,所以我们划分成橙色等级进行处置。”王泰松介绍。
随后,王泰松等人多次到存在争议的土地进行实地勘查,并向村委会、村里的老人了解情况。在掌握了具体的情况后,派出所、司法所、镇政府、居委会便召集了双方家属一起座谈,讲理说法,推进矛盾化解。调解时,大家如实陈述纠纷事实,并从实际出发,向二人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
“红色”纠纷
多部门联动介入调解
王泰松向记者介绍了自己记忆深刻的调解现场。
“那起纠纷双方产生了肢体冲突,我们经研判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于是按红色等级进行化解处理。”王泰松回忆。
红毛镇一家庭内,小天和小木系妯娌关系,但因双方性格不合且长期未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两人长期积怨,最终因为一包洗衣粉爆发矛盾。
双方就洗衣粉是谁的问题上产生言语争执,小木一气之下将洗衣粉丢下楼的行为更是惹怒了小天,二人便从口角纠纷演变成肢体冲突。小天女儿从中劝解无果后,便帮其母亲一起对小木实施了殴打,民警接到报警赶到时,二人已被赶来的亲戚拦下,但双方均已受伤。
在了解到纠纷详情后,由红毛镇综治办牵头,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村委会等部门立即成立调解专班,介入调解。
从安抚情绪、评估伤情与医疗费用到组织协商,调解专班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并讲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多次的协商,最终小天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出了赔偿。小木也接受了调解结果,并表示愿意放下过去,和睦相处。在这起纠纷告一段落后,民警还定期跟踪、走访。
据统计,2024年以来截至目前,红毛派出所共排查化解“黄色”纠纷23起、“橙色”纠纷16起、“红色”纠纷5起。
“我们将积极推行、完善‘三色调解法’,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李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