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我看情况不太对劲,就赶紧把民警请了过来,让公安机关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朱江告诉记者,经过民警当场普法析理,方某敬同意将垃圾集中堆放在楼道固定位置,由何某统一清运。
调解案件“全跟踪”
几天后,朱江通过电话回访何某时了解到,方某敬反映已整改完毕,但现场验收时何某发现仍有多处未达标,而方某敬拒绝继续整改。在朱江劝导下,何某同意对未整改完毕的房间适当扣除部分费用,不再要求整改,但双方仍对扣除的费用金额存在较大争议。朱江了解情况后,拨打了方某敬电话并做好安抚工作。经多次沟通,双方第三次达成一致,方某敬同意扣除2000元,何某当场一次性结算工资37020元。最终,在公安机关、劳动监察大队等多方共同见证下,何某当场向方某敬支付了钱款,这起纠纷也终于画上句号。
“农民工讨薪调解案件,不能签了协议就‘放手不管’,要‘一帮到底’。”郑儒健说,老城司法所建立了全流程跟踪回访制度,通过电话、线上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持续跟进案件,确保调解落到实处。
此外,老城司法所推动法治宣传“全覆盖”,不定期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人员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讲座,发放相关法治宣传单,进一步增强农民工合法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老城司法所共调解涉农民工矛盾纠纷26起,金额共计106万余元;指派涉及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件,金额共计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