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太东 通讯员夏高森)近日,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包点法官+调解员”联动模式,通过“现场勘查+包点法官指导+诉前调解”的方式,成功调处一起土地纠纷案件,促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据了解,1985年,刘某开荒1.5亩坡地种植橡胶树。随后,刘某某砍掉坡地里的橡胶树改种芒果树,并补偿刘某1000元。刘某某妻子称1000元是购买开垦地和橡胶树的费用,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刘某某使用该地至今。现纠纷土地上种植槟榔树且已挂果。今年9月,刘某提出诉求,要求刘某某返还涉案土地。村委会干部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但未成功,于是将纠纷材料移送大安镇法治服务中心。
大安镇法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收到材料后登记信息,在了解情况后,前往涉案土地现场勘查、取证。10月18日,乐东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大安镇法治服务中心包点法官黎盛夏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以及网格员再次组织调解。法官等在明晰案件事实、归纳争议焦点、释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用“背靠背”方式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促成当事双方解开心结握手言和,达成了书面的人民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