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感谢你们。”5月10日,在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民警、辅警的帮助下,聋哑女子小丽(化名)办理完业务,准备离开时在纸上写出表达谢意的文字。一张白纸,寥寥几句文字却承载着一段民警、辅警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
无声对话 为聋哑女子办理业务
5月10日上午9时许,前来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人群中出现一张焦急的面孔,一名女子向工作人员用肢体比划着。正在整理档案的辅警赖美桡意识到这是一名聋哑人,立即主动上前服务。
赖美桡从工位上拿出一张纸和两支笔,微笑着走向小丽。为了不耽误排队群众办理业务,赖美桡将小丽引导到等候区,并为她倒了一杯水。
赖美桡示意小丽坐下来,在纸上写下“不着急,告诉我,我帮你”的文字。
了解到小丽识字后,赖美桡松了一口气,引导小丽在纸上写下自己要办理的事项。
“我结婚了!”“户口迁到海口。”小丽在纸上写下简单的文字。赖美桡明白,她要办理户口迁移业务。
在纸上沟通后,赖美桡得知小丽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离婚,随后与海口一男子再婚,此行目的是将保亭的户口迁移到海口。
“还有,改毕业证。”“11点半,赶动车,拜托了。”赖美桡在纸上写下这样的文字。在查看相关证件后,赖美桡了解到,小丽取得大专毕业证书,还需要办理学历变更业务。
随后,赖美桡将情况报给值班民警,确认小丽的情况符合开通“绿色通道”的相关要求。在民警、辅警的合力帮助下,小丽需办理的业务逐项办理完毕,小丽表达谢意后带着笑容满意离开。
“之前也遇到很多类似情况,所以有处理经验,能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到她,我也觉得很开心。”赖美桡笑着对记者说。
沟通协调
为重病男子解决“身份”问题
和聋哑女子这场“无声的对话”暖心。而向患重病男子伸出援助之手的事,一样收获群众的感谢。
“我已经在老家接受治疗了,是海南的民警帮助我解决了身份证的问题,谢谢你们。”当天15时许,外地务工人员杨某在接到民警电话回访时说。
杨某的经历很曲折。他20多年前与家人闹矛盾,一气之下辗转全国多地打工,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一直未办理身份证。
“起初我们辖区的同事接到房东报警,说有人身患重病,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出门,怕他在出租屋里出事。”该中心主任梁海波告诉记者,由于杨某无身份证,民警需要先对他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
原来,杨某远在广西的家人以为他已经离世,早已去当地派出所注销了他的个人信息,导致杨某一直无法办理身份证。
“我得了肝硬化,才知道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原本想病好一点后再去派出所求助,买一张车票回家,没想到民警主动上门了。”杨某坦言,他漂泊20多年,也累了,非常想念家人。
确认杨某身份信息无误后,该中心民警联系上杨某户籍所在广西柳州市辖区派出所,与对方协调帮助杨某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有了临时身份证明,杨某顺利买到回家的车票。
目前,杨某在家人的照顾下病情稳定。杨某及其家人一再对民警表示感谢。
梁海波介绍:“作为基层窗口单位,我们时刻在跟老百姓打交道,全体民警、辅警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今后会继续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