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覃创源 刘武军
4月24日清晨,三亚西岛微风徐徐,金色的阳光透过层层云朵洒在海面,波光粼粼。细软的沙滩上,有一群蓝色和绿色的身影正在忙碌着。
当天上午,三亚市公安局天涯分局西岛海岸派出所结合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来到辖区西岛小学,与学校联合开展“净滩”行动和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
“净滩”行动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上午8时许,西岛海岸派出所民警和西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一同到海滩上开展“净滩”行动。大家带上赶海用的夹子和小水桶,一人负责捡拾垃圾,一人负责装,默契度满分。
“警察叔叔你看,这里有个轮胎!”“这里有一只拖鞋。”孩子们纷纷向民警炫耀自己的“战利品”:烟头、吸管、塑料瓶、渔网……不一会儿就清理了不少垃圾,孩子们的小水桶装得满满当当。
不怕脏、不怕累,民警和学生们细心清理着沙滩上的杂物,走过之处变得干净又美丽。一个个弯腰忙碌的身影,成为沙滩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烟头、瓶盖虽然不起眼,但日积月累就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巨大的伤害。西岛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爱护它。”民警潘国明表示,西岛的海,是一张得天独厚的旅游名片,更是西岛人为之自豪的“家底”。西岛海岸派出所与辖区学校共同开展“净滩”行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爱护海洋环境的习惯,让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
学生们纷纷表示,虽然有点热,但看到干净、美丽的海滩,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以后要更加爱护环境,共同守护美丽西岛。
船上讲法
筑牢安全防线
“净滩”行动后,学生们在椰树下休息的间隙,西岛海岸派出所又送上了一份“法治大礼包”,学生们在岸边的小船上聆听了一场特别的法治宣讲和安全教育课。
活动中,西岛海岸派出所民警潘国明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交通安全法规知识欠缺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了行走斑马线等基本交通安全常识,强调横穿道路、随意在马路上或车辆周围嬉戏玩耍的危害性。
潘国明结合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醒学生出行注意安全,拒绝乘坐无牌、无证、酒驾的机动车,并倡导学生“小手拉大手”,将学到的交通安全法规等知识传递给父母、亲戚和朋友,共同营造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
“在西岛上,村民和游客大多靠电动车出行。此前发生过数起游客驾驶电动车不当,致使孩子受伤的事情。”潘国明介绍,活动通过集体宣讲、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做到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根据辖区特点,民警还向孩子们发放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宣传材料,教育孩子们远离野外危险水域,进一步提高孩子们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自救互救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警校携手
架起连心桥梁
在这座4A级景区的小岛上,西岛小学是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小学,承担着西岛适龄学生的义务教育工作。多年来,这所学校就像一艘知识的渡轮,把一代又一代的西岛孩子摆渡到岛外更广阔的天地。
西岛小学校长黎公权告诉记者,西岛海岸派出所民警兼任该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主动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力和水平。
黎公权介绍,学校平时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民警的到来,也给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学生养成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家长老师多次劝教却收效甚微,我们就把民警请过来,单独和学生沟通、做思想工作。孩子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西岛民风淳朴,岛上治安也一直很好。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接触外界的机会比较少,更单纯也更快乐。我们一定尽全力守护好这方碧海银滩,也守护好我们西岛的未来。”潘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