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连蒙
“这是一扇铁门,邦邦硬,还好上下两侧没上锁,踹门的受力点刚好在门锁的位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4月1日,和法治时报记者一起重返三亚市天涯区回辉社区一村中路火场救人现场时,看着坚硬的铁门,省三亚监狱五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杨新华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那晚那种情况下,我很焦急,顾不上那么多。”
杨新华的腿上“写”满了温暖故事——踹门冲进火场救出两名老人外,一口气追3公里擒获抢劫嫌疑人,用好球技组建村里足球队。
踹门冲进火场救出两老人
“当晚9点半我和老伴就躺在床上睡了。火烧起来后,我俩都没感觉到,多亏杨警官踹开门,和邻居一起救了我们。”4月1日16时许,已回到山东老家的老奶奶沙德芬及老伴打来视频电话,再次对杨新华表示感谢。
时间回到2月25日22时55分许,杨新华的爱人蒲金芳晾衣服时,发现小区里对面二楼浓烟滚滚。
“我跟新华说了之后,他鞋都没来得及换,留下一句‘快报119’后,就一溜烟跑下楼了。”蒲金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告诉记者,再看到他时已经拎着两个灭火器冲进对面楼了。
着火楼栋共有百余名住户,蒲金芳持续呼喊对面楼的住户抓紧时间逃生。张华理和岳父岳母居住在紧挨着火楼层的正上方。张华理闻声立即往楼下跑,把岳父岳母疏散到一楼安全地带后,迅速和杨新华会合。
“当时楼道里黑漆漆一片,着火房间的两位老人一直不接电话,也不清楚他们在不在里面。我心里很恐慌,看到新华哥,就踏实了不少。”张华理告诉记者,杨新华不仅是他的发小、邻居,也是热心社区公益的志愿者。
救人要紧!杨新华“咚!咚!”几脚便把门踹开,和邻居们弯腰进着火的房间,将两位老人搀扶出火场后,便组织大伙灭火。
“房间内火情不明,不能盲目进去。当时有几个人想往房间里面冲,被我拦了下来。”杨新华告诉记者,当时消防员正火速赶来,他和邻居的任务是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在杨新华的组织下,大家将毛巾、衣物、床单打湿,捂住口鼻,成交替队形,轮换着用灭火器灭火,火势逐渐被控制住,直至消防员到场将火完全扑灭。
“当时他忙到凌晨两点多钟才回来,衣服又湿又破,鞋子也坏了,倒在沙发上就睡了。”蒲金芳说。
“连着工作几天,他一个字都没提过。直到老人送来锦旗后,我们才知道他见义勇为这事儿。”省三亚监狱五监区副监区长候振宇告诉记者。
一口气追3公里擒获嫌疑人
杨新华还化身“飞毛腿”,一口气追了3公里,擒获一名抢劫手机的嫌疑人。
“恰巧,这事也是在社区门口。”三亚市天涯区回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蒲龙告诉记者。
杨新华是土生土长的三亚人。2007年3月,他入警前一个月就在家门口见义勇为。
那天晚上7时许,杨新华从回辉村家里出来,听到马路对面有人大喊“救命”。
“循声望去,只见两个人拽倒一辆摩托车正准备抢手机。受害人大喊一声,嫌疑人抓着手机就跑了。”杨新华说,当时他看准其中一个嫌疑人就追。
事发地点的马路不宽,路中间没有护栏,当时车流量也不大。从马路对面追到一片沙地,再追到一家工厂附近时,杨新华一个飞扑,将嫌疑人控制住。工厂保安听到动静赶紧上来帮忙。
“当时差不多追了3公里。”杨新华说,将嫌疑人移送到派出所后自己才离开。
杨新华认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大于一切,路见不平就该及时出手。
热心公益组建村里足球队
杨新华一次次正义地出手,与他正能量的生活作风离不开。
回辉社区党总支书记哈志宝告诉记者,杨新华经常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创文、助学,生活中点点滴滴,体现了他热心肠的性格。此外,他还将这种正能量化为带动和引领整个社区青少年积极阳光发展的新风尚,在1998年组建村里第一支足球队——“海浪”足球队。
“以前(村里)不少青少年沉迷打游戏、上网等不良嗜好。杨新华当时上高中,便想到和几个老大哥一起把村里爱好足球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经常锻炼,感受足球的快乐,从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哈志宝说,杨新华的球技不错,他那“黄金右脚”力度很大,是这支足球队的第一任队长。
多年来,杨新华始终保持着踢足球爱好,关注“海浪”足球队的发展,坚持用健康的生活影响着村里一代代年轻人。杨新华还积极投身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每年捐资助学。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省三亚监狱政委高真评价说,杨新华坚守在监区一线17年,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是省三亚监狱全体干警身边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