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麦文耀 赵世馨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先后荣获2017年-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2022年“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保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乡土人情,不断探索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五治+N”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走出一条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
近日,保亭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文德在接受法治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一步,保亭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保亭,全面建设“三区三地”,打造“十大特色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记者:保亭近年来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主要有哪些亮点做法和成效?
赵文德:保亭通过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构建县、乡镇、村(居)三级网格党支部纵向管理链条,形成“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服务、社会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结合,构建党员、网格员、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管理新格局。2023年来,网格员排查发现安全隐患614件,发现上报矛盾纠纷298件,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保亭依托政法、民政、妇联等职能部门,94个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6个专业调解组织,建立县、乡、村三级调解网络格局,配有专职和兼职调解员共654名以及40名村(居)法律顾问。今年截至10月底,全县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58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当地。
保亭通过整合律师、“1+1”志愿者、村(居)法律顾问等资源,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共接听12348热线2030条,提供法律服务3933人次,受理法律援助239件,受援171人,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476.9万元。有效发挥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方式消除不稳定隐患,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今年4月,保亭印发《开展“亲加奔”——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聚焦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县域范围内的基层治理新样本。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办公室,走进农家小院,倾听群众真实心声,一线调研、一线办公,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基层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截至10月,保亭9个乡镇、新星居和七仙岭农场共开展“亲加奔”活动354场,参与群众10761人,现场收集1943个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37个。
保亭印发《2023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建立矛盾纠纷源头多元协调化解综合机制,发挥县党政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下沉一线接访下访,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及部门党组书记包案,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并借助“咖啡时间”等活动,做好源头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让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记者: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尤为重要。近年来,保亭大力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连年上升,其中究竟有何妙招?
赵文德:近年来,保亭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保亭通过常态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行“四事”工作法。该工作法是党员问事、党群议事、党小组办事、群众评事,也是保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目前,已通过“四事”工作法开展工作千余次,动员引导3343名党员干部及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当中,打通民情上达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
保亭充分发挥12345热线的“指挥棒”“绣花针”“连心桥”作用,做好“一条热线管民生”。今年上半年,12345热线接通率提升至98.88%,按时办结率增至99%、回访满意率增至99.06%,促使治理工作在基层一级不断延伸,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保亭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居治理,并加强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等自治规则,凝聚最大力量做好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打造新时代基层自治新格局。
深化“法治保亭”建设,积极开展法律“六进”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主题讲座77场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8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3万余份,受教育人数2.4万余人次。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社会法治氛围更加浓厚,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保亭已成功创建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662名村居“法律明白人”。
保亭发挥群防群治在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注重基层社会治理朝着精准化、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基层治理赋能。通过全面推进“社管平台”“雪亮工程”“智慧安防小区”“平安校园”“平安乡村”等智能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如今,保亭乡村善治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得益于保亭不断探索创新“五治+N”模式,其中具体做法是什么?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上,保亭还进行了哪些新探索?(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