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晓晖
“感谢阳江司法所的领导和所有工作人员、选派民警这段时间的教育和帮助,使我懂得了这次能来海口工作的不易,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帮助,争取早日解矫,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9月6日,社区矫正对象庞某某在琼海市司法局阳江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还将一面写着“社区矫正伸援手 真情帮教暖人心”的锦旗邮寄到阳江司法所,感谢该所工作人员对他的教育和关怀。
因诈骗罪入刑 司法所为社矫对象制定矫正方案
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2022年,庞某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缓刑2年。司法所工作人员从入矫谈话中了解到,庞某某离异,有吸毒史,目前与70多岁的母亲和6岁的儿子共同生活,家中除了种植一些基本经济作物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见到庞某某生活拮据,琼海市司法局根据庞某某的实际情况,安排阳江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辖区选派民警为他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首先,我们给庞某某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他的法治观念。其次,我们为庞某某开展就业帮扶,向他推送就业信息,供其参考择业,同时鼓励他参加就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多渠道、多途径实现再就业。”阳江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说,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为庞某某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尿检和头发采样,时刻关注庞某某所思、所想、所急。
“除了规范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司法所工作人员还不定期上门给庞某某做思想工作,对庞某某给予充分理解、暖心关怀和真诚帮助,让他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社区矫正。”阳江司法所工作人员说道。
从违法者变普法者 通过帮扶感受暖心社矫
矫正期间,庞某某主动申请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协助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在村(居)防控卡口值守、搬运防疫物资、指导群众扫码、参与爱心捐赠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回馈社会。
同时,庞某某还担任“法治宣传志愿者”,多次配合司法所在镇区开展法律宣传工作,从违法者变成普法者,发挥自身价值,增加社会认同感。
今年4月,庞某某在海口找到一份从事营销的工作。因为他性格开朗,善于交流,有了一定的工作成绩,这给他带来了成就感和获得感。
为更好地工作和便于接受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庞某某申请变更社区矫正执行地。阳江司法所接到变更申请后,认真核查证明材料,根据社区矫正法律规定,认为其符合执行的变更条件。阳江司法所及时审批并签署意见,报琼海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审批,琼海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主动与转入地社区矫正管理局沟通联系,但因工作、居住地变化等原因,两次协商无果,随后,琼海市司法局向海南省社区矫正管理局报告有关情况。
8月底,庞某某顺利变更到工作地所在社区矫正机构。阳江司法所接到转入地社区矫正管理局的复函后,及时将庞某某社区矫正工作档案进行移交,并在社区矫正智慧矫正平台上进行了变更。
庞某某坦言,这次帮扶的经历使他感受到“暖心社矫”的温度。
“我虽因为触犯法律被判处刑罚,但在矫正期间,仍然受到了平等的尊重和关怀。”庞某某感动地说。
当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庞某某家中回访时,庞某某的母亲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热泪盈眶,连声道谢。